說這句話的同時,李世民不禁看向了一旁的李歆霓一眼。
“諸位愛卿,可有事啟奏”
待一切禮儀罷,皇帝李世民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然后出聲問道。
“回陛下,西域之人尊陛下為天可汗,望陛下能夠給予回應”
這時,一名官員出列如此說道。
“天可汗”
聽到這里,李世民也有些愣神,隨即面容再次恢復古井無波,但是心中卻也有欣喜,于是道“準”
這些事情,自然會有其他人去負責,并不需要他這個還給事事親為。
隨后,眾人再次朝會,以及國內的相關事宜。
待朝會即將結束之時,李歆霓才緩緩站了起來。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皆聚集在了李歆霓的身上。
他們也知道,永安公主剛剛回來,便參加朝會,定然會有事情在朝會之上訴說,其實,他們也在靜靜等待。
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皆聚集在了自己身上,李歆霓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然后從衣袖之中取出一沓紙張,然后遞給了一旁的侍者。
“這是我在這十年之中,為天下有才之人想出來的一條計策,望陛下一觀”
“哦”
聽到李歆霓的話,再次看向侍者手中那一沓紙張,即使是李世民也不禁露出了疑惑之色。
畢竟,他之前并未聽過李歆霓說過。
而朝堂之中的文武百官聽此,也是心中疑惑不知道永安公主說的是什么計策。
事關有才之人
這讓他們心中疑惑。
天下有才之人多了去了,但是,也得需要有人能夠賞識,不然,恐怕也是“庸才”,無法受到重用
而此時根據李歆霓所說,是否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更不必說更有許多門閥世家,左右天下有才之人,打壓寒門子弟。
卻見王座之上,皇帝李世民看著李歆霓呈上來的一沓紙張,隨著深入觀看,李世民臉上的表情也變得更加凝重。
片刻之后,他才長呼一口氣,然后將紙張遞給一旁的侍者,“給諸位愛卿傳看”
“是”
隨后,紙張到了諸多臣子手中,隨著他們的觀看,他們臉上也浮現出了凝重之色。
時間緩緩流逝,誰也沒有著急,而時間也逐漸到了午時,但是很顯然,朝會依舊仍在繼續。
因為紙張紙上寫的比較多,讓侍者宣讀,恐怕也會有錯誤之處,只有親自觀看,才能真正體會其中之意。
故而,李世民才選擇讓百官一一傳看。
最后,紙張再次回到了李世民的手中,李世民才看向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問道“諸位愛卿,對于永安公主所提出的科舉制,諸位如何看”
平靜
安靜
無人回答。
他們這些官員,身后或多或少都會有門閥世家的影子,所以,沒有人會第一個發表看法。
見此,李歆霓如何不知他們心中的想法,于是,不得不搬出一座大神。
卻聽李歆霓緩緩道“這件事,神鳥也知,當初這科舉制被寫下之時,神鳥也挺出過一些看法”
此話一處,眾人哪里還有之前的淡定,皆神色微變,目光閃爍。
讓他們沒想到,這科舉制竟然是神鳥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