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霓跟隨侍者進入一個廳堂之中,在侍者上罷茶水,李歆霓才有時間觀察周圍的一切。
打聽到了李白的住處,李歆霓然后才走出了客棧,向著自己打聽的地點走去。
“此言當真”
同他人說話
的小二見到是李歆霓,雖然李歆霓是婦人的模樣,不過又看到李歆霓容貌美麗,氣質典雅,也不敢輕視,當即將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訴說給了李歆霓。
就在李白準備走進書房看書之時,外面突然傳來侍者的聲音,“李先生,外面有一位婦人前來,對方聲稱是李先生的故人。”
“若是如此,我們也可以窺詩仙的風采,陪伴于詩仙,深盼游離山水,飲酒作樂也算是一種樂趣”
并沒有讓李歆霓過多等待,卻聽到外面有腳步聲傳來,隨即一個中年人大步走了進來,只見其面容英俊,可以看出其年輕之時也是一位年輕俊杰。
“”
聽著身邊之人的談話,一般的李歆霓眉頭就皺了起來,若是她沒有記錯的話,他們口中的詩仙李白便是自己當初在蜀地錦城中遇到的那個年輕人。
此時,小二將飯菜端了上來,李歆霓開始細嚼慢咽吃午飯。
“”
自己腦海中的那道倩影,在這二十年之中,時常浮現,只是沒想到此時此刻竟然在這里遇到自己朝思暮想的那個人。
“你是永安公主”
聽到眼前的李白直接喊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李歆霓臉上也沒有驚訝之色,畢竟心中早有預期,只要李白前往長安城,并且使用了自己贈予的玉佩,自然便會知曉自己的真實身份。
“別來無恙啊”
李歆霓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看著眼前的中年人,與自己記憶中那個朝氣蓬勃、英姿勃發的年輕人重合。
聽到李歆霓的話,李白也露出了微笑,也幸好此時廳堂之中并無他人,也沒有人聽到剛才李白喊出永安公主這四個字。
坐在一旁,李白表現的很是輕松,笑著說道“公主這事瞞得我好苦啊”
說著,李白將自己當初到長安城之后前一兩年的經歷訴說,說出自己迫不得已才取出玉佩,最終才能得到陛下的賞識。
然而說到這里,李白臉上又露出頹喪之色,不過有頓時隱藏。
“因為你又被陛下賜金放還,不知又是為何”
李歆霓露出關心之色。畢竟李白也算是自己當初舉薦上去的,而此時竟然被當今皇帝賜金放還,自然要關心。
“無甚大事”
李白搖頭,“無非是不適應長城之中的勾心斗角罷了,也是我有意要離開長安城,對于這個結果,心中也早有準備”
看到李白的表情不似說謊,李歆霓也放心了不少。
看著曾經的故人,李歆霓問道“不知你從今之后,又打算做什么呢”
“又能做什么無非是寄情山水,而怡然自樂”
說到這里,李白臉上也露出了好奇,看向一旁的李歆霓,問道“不知公主在這二十年之中,又去了哪里呢”
“自從當年分別之后,我又在蜀地錦城停留了幾年,隨即便離開了,走到哪里、心中安處,便停留幾日”
聽到這里,李白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在他心中突然生出一種同病相憐之感,然后對著一旁的李歆霓說道“既然此次能夠在此處有緣而相遇,不如停留幾日,一同在這城中游玩,不是如何”
“固所愿也”
李歆霓微笑點頭。
于是,李白當即起身忙碌著準備午食,雖然李白從長安而出,游歷天下,但是也帶著自己的兒子,不過因為年紀尚小,便沒有出來。
李歆霓留在這里,就要出來見客的。
“這是犬子,別看世人皆稱贊我為詩仙,可是犬子卻在作詩一道上毫無天賦,徒呼奈何”
李白為李歆霓介紹自己的兒子,卻見李白的兒子也已經十歲,在外人面前頗為拘束,跟何況還是旅居他人之處。
李歆霓看出他的拘束,也沒讓他再次多留,然后對一旁的李白道“既然如此,為何不讓令郎留在長安城,在君子樓之中讀書”
李白搖頭,并未多言,轉移話題道“當初我去到長安,看到君子樓和女宮之威勢,心中對傳說之中的永安公主傾佩不已”
“大唐初年,群雄爭霸,而公主卻能在那樣的亂世之中,建立女宮,收養天下可憐女童,并且又將女宮和君子樓推廣至天下,開設學堂,推廣科舉制,公主之功,于大唐、于天下、于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