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一點,白止沉默片刻,隨機搖搖頭,然后降落飛下。
一時間,營帳之中的驚駭聲連連響起。大多數都是站在營帳中的軍中將領,因為他們真的以為神鳥已經棄大唐而去了,只有少部分人才是真正的心有野心,不忠心于大唐
“來人”
“還請神鳥指引出一條生路”
自從天下漸漸傳出神鳥已經棄大唐而去的謠言,天下百姓心中皆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慌,他們已經熟悉了神鳥存在的時候,他們不敢想象若是神鳥離去天下又是一副怎樣的景象
他們也想到了漢末之時,漢末的時候正是因為神鳥不曾顯現,才會出現戰亂。也幸虧有大唐來國皇帝出世,并且有永安公主這等心懷慈悲之人站了出來,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戰火荼毒天下黎明百姓。
不過就在下一刻,直到刺眼的光芒又緩緩的消失褪去,鞍山等人的目光終于恢復,然后他們才看清營帳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
“竟然是神鳥”
他們欣喜若狂,歡呼雀躍,由衷的感到高興
“原來神鳥一直都在,一直都沒有離去”
“”
在不情不愿之中,安祿山緩緩的起身對神鳥恭敬的行禮,然后便緩緩的跪在了地上,垂下了頭顱,一副任神鳥處
置的模樣。
神鳥之威,凡人當真是無法阻擋
“”
對于下方長安城中百姓們的反應,白止并沒有做出任何的回應。畢竟此時他的目標是遠方的安祿山。
“還請神鳥指點”
在大唐時期,最大的利益糾葛是什么
無非就是世家與皇權的利益糾葛
“”
所以,白止只需要擒賊先擒王,解決掉安祿山就行了。
軍帳之中,安祿山正在讀著軍情戰報,同時不時于身旁的軍中將領商議著軍情,以及兵馬的部署。
當然,世家與皇權的利益糾葛也只是其中之一。
長安城中的百姓震驚過后,隨之而來的便是欣喜若狂,以及朦朧在心上的陰霾瞬間散去。
因為白止的提前布局,此時此刻的天下之人皆已經知道了安祿山將要造反的消息,再加上唐玄宗李隆基的刻意宣傳,天下百姓對于朝廷的認同大大的提升,皆對安祿山口誅筆伐。
再看坐在最中央的安祿山,其肥胖的面孔之上頓時掛上了恐懼之色,因為在他看來,也認為神鳥已經棄大唐而去了,雖然這個觀點只占據了五成。
白止的話說完,營帳之中的其他軍中將領頓時反應過來,然后連忙跪在地上恭敬的問道。
“出去率領大軍,迅速返回各自駐扎之地,等待朝廷詔令下達”
白止說道。
“是”
聽到白止的命令,營長之中的軍中將領們連忙反應過來,然后又恭敬的迅速走出了營帳。不到片刻白止便聽到了營帳外面戰馬嘶鳴,刀槍碰撞之聲,以及大量兵馬行軍的聲音。
很顯然,他們已經帶著自己所率領的兵馬返回了自己來時的地方,生怕慢一步,神鳥便反悔順手將他們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