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后來,水鳥的顏色更是變成了赤紅之色,在形態上也多出了鳳冠,身后長長的尾羽。
他突然想到了古代傳說以及古籍中對于神鳥的描述,古籍中經常描述神鳥的神異之相,最經常出現的便是神鳥的顏色。
但是皇帝趙匡胤在離開之時就下了一個命令,驪山之上的一切全都如舊,大唐之時是如何的,而此時的大宋也依舊如何。
比去大漢之時的武帝時期,唐朝時期的貞觀之治、女帝時期,神廟共和十年、開元盛世
站在下方的皇帝趙匡胤突然看到上空的神
鳥搖頭,其中頓時感到不妙,果然下一個神鳥的聲音傳了下來
聽到神鳥的話,皇帝趙匡胤非常想詢問神鳥,什么時候才是時機成熟,但是話到了嘴邊,卻始終沒有問出。
“根本原因是什么那便是有一段時間我這個神鳥沒有庇佑他們,他們心中產生了懈怠,從而使自己所掌控的王朝分崩離析”
換句話說,大宋依舊尊敬神鳥,依舊愿意供奉神鳥殿。
聽到白止的話,心中不禁輕笑,皇帝趙匡胤的意思他豈能不知道,無非是想要找一個保姆,永遠的照顧著自己的王朝。
所以對于神鳥的話,皇帝趙匡胤并不認同。
“護佑大宋”
神鳥的聲音再次傳來,清晰無誤地傳入了每一個人的耳中。
“神鳥依舊在世,但卻躲藏在驪山之上,不愿意插手天下之事”
在最古老的秦記之中,水鳥是通體金黃的,最后又變成了玄黑紫色。
而白止豈能甘愿當一個保姆
自然不愿意。
跟隨皇帝趙匡胤而來的士卒將領們不禁震驚起來,畢竟他們是第一次見到神鳥,在從前,只能從傳說以及古籍之中了解一二。
“你們為什么不愿意從自己的身上尋找方法呢而我這個神鳥又能保護你們多長時間”
顯然,世人非常不理解,不理解神鳥為什么不出世保護一方百姓,難道神鳥就愿意眼睜睜的看著天下百姓受征戰之苦,痛苦的死去嗎
但是也有一些人對世人的疑惑作出了解釋,就在長安城之中,有人聽到身旁之人的疑惑,不禁反駁道
“神鳥為什么要出世保護天下之人呢而天下百姓對神鳥又有何益處呢”
“根據古籍記載,神鳥第一次出現乃是在先秦之時的秦國,而神鳥第一次降臨便是降臨在秦國的鎮國公主身畔,因為鎮國公主的一些行為,而神鳥自然也會愿意按照鎮魂公主的想法去做事。”
“但是以后呢”
“鎮國公主薨逝,神鳥便離開了鎮國公主,雖然并沒有離開秦國,但也很少插手秦國之事。”
“直至最后秦國滅亡,大漢建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神鳥便不再出現”
“即使是在大漢武帝之時,神鳥再次出現了,但也不過是庇佑大漢近兩百年的時間,至于剩下的時間呢同樣消失了”
“所以,為什么大家到了現在就要要求神鳥無時無刻的都要出現呢”
“”
聽到那人的說話,旁邊的所有人都不禁沉默了下來,因為話中的意思非常的明顯,那便是神鳥沒有責任與義務保護天下的百姓。
神鳥是神嗎
不是
所以神鳥并不需要天下百姓的香火供奉。
神鳥是因為天下百姓而誕生的嗎
也不是。
所以神鳥并不欠天下百姓什么。
所以天下百姓又有什么資本去要求神鳥去做什么事情呢
反應過來的人頓時陷入了沉默,他們啞口無言,隨即想到了他們剛才的所所言所語,是如此的可笑丑陋。
想到這一點,再去看當今皇帝和神鳥的對話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但是他們又察覺到了神鳥另外一句話,那便是
“到了合適的時期,神鳥自然會再次出世,庇佑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