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然而,平民百姓的意志并不能左右家國大事,檀淵之盟這件事已經發生,雖然天下百姓心中憤怒不已,但又能如何呢
畢竟大宋的兵峰弱于遼國,這是事實。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時的大宋是在看遼國的眼色生存。若是遼國心中不悅,也有可能發兵攻打大宋,只需要大宋讓遼國滿意,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心。
此情此情,讓大宋之人開始心中懷念起了神鳥,若是神鳥庇佑大宋,大宋豈能被遼國任意欺辱
但是他們也知道,神鳥并不愿意庇佑大宋,在當初,神鳥已經說得非常的清楚了,神鳥希望大宋能夠自己強盛起來,而并不是依靠神鳥。
而當時的大宋之人也是如此想的,心中非常自信,但是還沒有過去百年,大宋便如此的懦弱,被北方蠻夷任意欺辱。
“若是神鳥在此,恐怕北方蠻夷不敢如此對待大宋”
“我中原之地乃天朝上國,在大唐之時,四海皆服,疆域萬里,稍有不敬之心動輒滅國,當真是豪情萬千”
“大唐之時有神鳥庇佑,而此時的大宋沒有神鳥庇佑,自然無法強盛起來。”
“神鳥曾經說過,在合適的時期自然會出世,就是不知道這個合適的時期是什么時候”
大宋再無征戰,給了天下百姓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
于是,朝中有名叫王安石的官員推行變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時局,并且增強了大宋的實力,使政治清明。
看著前方的景象,白止又快速向前方的那座高山飛去,片刻的功夫,他便來到了山腳下。
那個喜好茶的人終究也離去了,只留下了他曾經存在的痕跡。
歲月流逝,光陰流轉,時間似乎就像手中之沙,快速地從指縫之中流淌,最終消失不見。
一些有識之士自然期待著變法的推進與完成,但是世事難料,變法卻不可避免的失敗了,朝中大量的官員被罷免、被驅逐。
而變法所推行的一些政令,被迅速的取消,曾經變法所帶來的成果,也迅速煙消云散,似乎一切都沒有發生,再次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看來此世的有緣之人已經出現了,就是不知身在何方”
但是泰山在古代歷史之中的地位并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古人更是認為泰山之上能夠連通天地兩界。
原來茶之道是神鳥創造的,最古老的一株茶樹也生長在驪山之上,乃是神鳥所栽種。隨著時間的流逝,制作古老的茶樹也被賦予了美麗的傳說,被一代又一代人所追求、幻想。
泰山,在華夏的古代歷史中占擁有著非常獨特的地位,傳說三皇五帝皆都在泰山封禪,秦皇漢武,在華夏諸多皇帝中,文治武功都排在前列的皇帝都在泰山封禪
隨著茶經被后世之人所,他們也終于知道了茶之道的來歷。
民間百姓的想法自然無法左右朝政,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朝中官員的決策,大宋皇帝也是勵精圖治之人,此時大宋被遼國打壓,任意欺辱,激起了大宋的反抗之情。
故而白止也不著急,他收回目光,看向了神鳥殿之前。雖然這次自己只不過沉睡了幾十年,但是神鳥殿之前仍然恢復了雜草叢生的模樣。
沒錯,他能感覺到下一個有緣之人已經出現,至于具體的身份,或許只有走下驪山之后才會遇到。
剛剛蘇醒的白止看向驪山之上,一切如舊,仿佛時間在這一刻都停止了,直到自己蘇醒的這一刻。
“只希望朝廷能夠勵精圖治,整兵備戰,盡力恢復大唐之時的遼闊疆域”
因為神鳥沉睡于神鳥殿的原因,守護神鳥店的士卒們并沒有讓人進入神鳥殿灑掃,當然,也沒有人能夠進入神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