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銘文,李清照的目光之中露出了癡迷之色。
“那姑娘的手稿還要帶嗎”
此時,另一邊的一個丫鬟正在收拾這東西,隨即抬頭問道。
“你說呢”
李清照回過神來,然后沒好氣的問道。
“知道了”
丫鬟當即應了一聲,然后開始小心翼翼的收拾。從她收拾的大量手稿之中,可以看到許多石刻的拓印。
兩名丫鬟自然知道,自己家的姑娘除了寫詞、讀書、飲酒之外,還有一個愛好便是研究金石等物,曾經夫人也曾詢問姑娘為何喜歡這些東西,而姑娘卻直接說道
“從這些金石等于之上,可以一窺古人的風采,可能發現許多史書之上所沒有記載的東西,這更是對華夏文明的一種更深入的繼承”
自己家姑娘說的話,她們也并不能全部聽懂,但也知道其中非常有道理,不然自家老爺和夫人也不會支持姑娘研究這些東西。
然而一個姑娘卻喜歡研究這些東西,的確有些讓人難以置信。
一個姑娘的東西其實也并不多,更多的還是一些書籍,至于李清照的金石等物,也不過是十幾件而已。
三日的時間匆匆流逝,李府之前,將近十幾輛馬車在府邸之前排列著,府中的東西都被裝在了馬車之上,都要一同送往汴京城。
李清照和他的娘親各自登上了一輛馬車,丫鬟侍者也有十幾人,當然,還有十幾名家丁,也能夠給母女兩人一定的安全。
齊魯之地到汴京城,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并且還都是女眷,一路上自然也無法走快,只能緩緩的走著,想必也需要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在高空之上緊緊跟隨的白止心中如此想著,在這幾天的時間之中,他對于李清照的了解也越來越多,與歷史之上的李清照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是白止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需要同她接觸,從此之后,恐怕此時的李清照也同歷史之上的李清照漸行漸遠了。
或許今后的人生也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讓白止有些猶豫。
他想到了原本的離世,在原本的歷史之中,李清照的早年是幸福快樂的,而晚年是痛苦凄涼的。
若是自己改變了李清照的人生軌跡,不知道是幫助了她,還是害了她。
“定然是幫助了她”
本章完
在白止看來,義這個品質有很明顯的界定,而德這個品質就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了。
更像是一種對華夏文明傳統美德的一種廣泛的包含。
想到此處,白止微微搖頭,此時單純的去思考,并不能想出什么,還需要去看具體的人,看一看李清照是一個怎樣的人。
白止深信時代和環境會造就一個人,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決定著這個人的行事準則以及思想。
此時的宋朝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安定,國家富強,進而也形成了宋詞極大的繁榮。
在此之前,大宋有許多著名的詞人寫下了能夠流芳千古的名篇,即使是千年之后,仍然讓后來者追憶曾經的畫面。
似乎古代的時光都是如此的歲月靜好,沒有生活的煩惱,沉浸在這一片美好的想象之中。
晨光熹微,紫氣東來。太陽的光輝逐漸灑落在了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古老的城池之中也逐漸喧鬧了起來,人們再次開始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