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李清照就起身,手中拿著自己的寶劍,走向旁邊的馬車。
然而兩個丫鬟聽到李清照的話,卻有些皺眉,不得不說道“姑娘,若是在向城外去,恐怕就有些危險了,
畢竟城外還是有盜賊歹人的”
兩個丫鬟臉上露出擔憂之色,顯然心中牢記著出發之時老爺夫人的忠告。
“無妨,我這習得的劍術豈能是花拳繡腿”
李清照不以為然,甚至心中還有些期待,期待自己遇上一些歹人,能夠試驗一番自己的劍術如何。
見到自己家的姑娘如此,兩個丫鬟也不得不照做,匆匆收拾了自己的東西,然后去趕馬車繼續向城外去。
隨著向城外繼續走去,在山野之中的人影也漸漸稀疏了起來,只有一條荒涼的官道,而官道兩旁,便是農田,亦或是茂密的樹林。
“咦,前方竟然有一個茶館”
驅趕馬車的是青竹,青竹的聲音突然從馬車外傳來,引得坐在車內的雪梅挑開車簾向外面看去。
“還真有一個茶館,姑娘,我們不如先到茶館休息一番吧”
“不必,再向前前行一段距離,尋找一處環境幽靜之處即可”
“是”
兩個丫鬟也沒說什么,畢竟來的時候帶的東西都挺足,也不必去茶館之中歇息。
而是緩緩的路過茶館,隨即離開官道,向一旁的小道行去。
穿過幽謐的樹林,前方卻傳來水聲,繼續前行百步,卻發現一條溪流,溪流旁邊同樣綠草如茵,讓李清照感到驚訝的是,在溪流的下游大約十幾丈的距離,竟然也有停留的人。
李清照看去,發現對方人數還不少,前擁后簇,應當是城內達官顯貴之人。
李清照收回目光,不再多看,然后讓兩個丫鬟將東西取下,自己便在溪邊繼續練劍,而白止也不時的指點,訴說著練劍的訣竅。
而下游的人自然也發現了上游的李清照,不過也并沒有多問,畢竟只是三個女子,又有什么危險呢。
由于他們之間也有樹林阻隔,李清照練劍卻沒有讓他們看到,故而察覺不出李清照的危險。
“不知神鳥可為這劍術取了名稱”
緩緩練劍的李清照隨即問一旁的神鳥。
“并沒有”
白止想到了這最初的劍術,這劍術出現于于先秦時期,被曾經的那個鎮國公主所使用,然后經過改良。
到了漢時,又傳給了大漢時期的博望公張騫,博望公曾與匈奴交戰,也曾在西域諸國殺進殺出,更是汲取了博望公的戰斗經驗。
最后又到了大唐時期,大唐永安公主習得此劍術,雖然人很少使用此劍術征戰,但在修身養性方面多有感悟,皆溶于此劍術之中。
最后便是此時的李清照,但是無論是誰,都沒有為這個劍術取名,故而一直沒有名稱。
聽到了神鳥的介紹,李清照手中的動作卻在不知不覺中停了下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神鳥,感嘆道
“原來是先人之物,因為神鳥此劍術才能傳承下來,也因為神鳥選擇了合適的人,才能讓這劍術非同一般”
“但是也因為神鳥,這樣劍術才能傳承下來,所以神鳥為何不選擇將此劍術記下,以書籍的形式傳給后人,也能以防失傳”
“剛才聽神鳥所說,正是因為練此劍術的人多了,此劍術才能越來越強,這也是傳承的重要性”
聽到李清照的話,白止卻有些失神,同時也有著沉默。
果然只要是能夠在歷史之中留下姓名的人,絕非普通之輩。
自己所求為何
乃是華夏的延續,華夏文明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