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又再次傳來馬蹄轟鳴之聲,大地似乎都跟著發生了震動,聽到遠方傳來轟鳴的馬蹄聲,遼國之將面容頓時又是一變。
此時此刻他才反應過來,自己已經進入了宋人兵馬的包圍圈之中
先是漫天箭雨,打亂他們的軍陣,讓他們失去分寸,無法在短時間內聚集起來形成抵抗之力。
然后將想要逃進密林之中的他們被事先躲在密林之中的宋人士卒趕出,緊隨其后,宋人的騎兵再次殺來,不給他們任何的喘息之機
“宋人何時有了如此精妙的排兵布陣之計”
“這真的是宋人嗎”
“難道這是繞到此處的金國之人”
“”
遼國主將不禁發出陣陣驚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一幕。
遼國曾經從大宋多次交戰,而他也曾多次率領兵馬同大宋交戰,但是,大宋領兵作戰僵硬而不知變通,軍中消息傳遞的更是緩慢無比,每當戰場之上面臨突發情況,宋國兵馬往往只會變成無頭蒼蠅,不知如何應對。
畢竟他知道,宋國的軍隊往往是掌控在一些文官手中的,甚至在戰場征戰之時,排兵布陣也都是文官進行。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曾經嘲笑過大宋,百無一用唯書生,南方的大宋竟然讓文官執掌大軍,可見宋國皇帝的昏庸
這也就導致了大眾的兵馬顯得格外的孱弱,只要稍微攻打便可以將大宋的軍隊擊潰。
但是此時此刻的一幕,讓他難以相信,這是曾經的大宋兵馬所能夠具有的謀略
顯然不可能
而對于大宋神鳥現世的消息他們也早有耳聞,至于神鳥改制,改變大眾軍隊的統領方式,他們自然也聽說了,但是卻不以為意。
畢竟大宋在曾經也多次進行改革,但是結果呢,無一不是沒有成功,甚至大宋朝堂之上對于改革之士還進行打壓,似乎大宋并不想讓自己強大起來。
所以,遼國朝堂之上也依舊如此認為大宋所謂的神鳥改制也會失敗,而大宋的兵馬依舊孱弱。
雖然此時的大宋兵馬也只不過是對自己進行了埋伏,但是畢竟“珠玉在前”,曾經大宋也對遼國兵馬進行埋伏,但那是埋伏嗎
大宋軍中剛剛將埋伏的計劃制定,消息就已經傳到了遼國,他們也會對大宋的計劃進行相應的應對,甚至還能夠全殲大宋的埋伏軍隊。
但是此時大宋的埋伏軍隊他竟然絲毫不知,甚至連絲毫消息都沒有聽到,以至于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轟隆隆”
戰馬嘶鳴,馬蹄轟隆,看著大宋騎兵快速向自己沖來,遼國將領似乎還沒有從震驚之中回過神來。
待大宋兵馬來到近前之后,他才回過神來,然后快速舉起手中的長刀,格擋向自己刺來的長矛。
“退退”
然后又迅速勒馬后退,同時口中大喊道。
此時的遼國兵馬已經徹底亂了方寸,已經沒有能夠和大宋兵馬一戰之力,為今之計,只能快速撤退至安全的地方,然后將混亂的兵馬整合到一起,恢復士氣之后,再從大宋兵馬一戰
然而就在遼國兵馬四處逃竄之時,隱藏在密林之中的大宋步卒緩緩而出,將遼國兵馬的后路徹底截斷。
見到這一幕,遼國領兵之將頓時目呲欲裂,看到從密林之中出現的大宋士卒,而自己所率領的兵馬已經徹底的落入了宋軍的包圍圈之中。
看著在荒原之上四處奔馳的大宋騎兵,每一次送出手中的長槍,都收割著一名遼國士卒的生命。
也有遼國士卒反殺,斬殺了一名大宋騎兵,但是下一刻就被另一名大宋士卒所斬殺,倒在了血泊之中,隨即便被奔跑過的馬蹄踩踏成了肉泥
看到此處,他們也知道已經回天無力了,自己所率領的五萬兵馬,竟然死在了大宋軍隊之手,這是何等的諷刺
回想曾經,此時一幕卻恰恰相反,發出絕望哀嚎的應當是大宋的士卒,獲得勝利的應該是遼國兵馬
他們將得到大宋士卒的所有東西,包括大宋軍隊的輜重,都將成為遼國兵馬的戰利品
“殺”
此時此刻,李清照身著戰甲,手中持槍,胯下踏雪在荒原之上奔馳,而李清照每一次揮舞手中長槍,都會收割一名敵軍的生命。
李清照此時仿佛已經成了一個殺戮的機器,滾燙的鮮血濺落在了踏雪潔白的鬃毛之上,更濺落在了李清照的戰甲之上、面孔之上、發絲之上
將其襯托地猶如地獄羅剎,帶來無盡的殺戮
而在她的身后,還跟隨著一些騎兵,他們負責保護著李清照的安危,無形之中,李清照也收獲了追隨者。
隨著戰場之上再次安靜了下來,李清照抬頭看去,荒原之上只剩下了身著大宋甲胄的士卒還在站立,五萬遼國兵馬,徹底倒在了這片荒原之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