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晨風之中,李清照走向前方的道路,在太陽高掛之后,才看到前方出現了一座城池。
同時城中的百姓也聯袂出城踏春,達官顯貴之家的女眷乘坐在馬車之中,然后至遠方的樹林之中,欣賞春日景色。
與此同時,她也在路上遇到了不同的人與事。
在春風之中,李清照收拾行囊,牽著踏雪,然后走出了院門。
如果是那樣,異族可能也會在這片大地上建立一個短暫的王朝,然后被人民再次推翻,建立一個屬于華夏民族的王朝
有妙齡女子在放著紙鳶,仰頭望著天上的紙鳶飛翔,引起了無數人的觀看。
在此途中,她不知遇見了多少類似的村莊,甚至一些村莊早已經人去樓空,荒涼一片。
李清照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然后輕輕嘆了一口氣,“終于到了”
她心懷感激,同時也對李清照充滿了不舍,舍不得離開李清照。
然而白止卻微微搖頭,目光看著懸浮于虛空之中的玉環,想到了得到第一枚玉環的時候。
當時,自己在忙著編纂易安大典,且正是關鍵之時,聽到侍者告訴自己自己再家鄉的弟弟逝去,也都沒有時間趕回去。
李清照詢問道。
第一枚玉環是唐朝之時李淳風送來的,與此同時還伴有一部推背圖。
她打算離開汴京城,返回自己的家鄉。想讓自己的余生在自己的家鄉度過,那里有自己的親人,或許現在的族人也都不認識自己了,但是那片土地似乎也與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法被斬斷。
李清照走的很慢,似乎是在重新走過去的有過的路,感受著走在路上之時的感覺。
此次她想要寫下一部關于國家發展的書籍,并且他不打算將這本書籍刊印、發行天下,而是希望神鳥將這本書籍保存,當合適的時機出現合適的人之時,再將這本書籍送給那個合適的人。
白止搖頭說道“不過應當對我挺重要的”
“不知道弟弟如何了”
侍女也背著行囊,看著李清照,明媚的雙眸不禁流下了淚水,祈求李清照也能帶著自己。
又是過去了兩年,而隨著李清照逐漸不再大眾的視野中出現,汴京城中的人似乎也將她忘記了。
“姑娘,求姑娘帶著奴婢”
似乎當人老了之后,都會不由自主的懷念曾經的人或物,以后是喜歡回憶曾經的事情,思念所牽掛之人的音容相貌。
百姓思安,對于朝堂之上的決定雖然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也不愿意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再次前往戰場,馬革裹尸
甚至民間都有人高唱此時的大宋已經步入了盛世,而朝堂之中也多有人持此看法。因此也致使天下百姓開始沉浸在這虛假的盛世之中,開始忘卻了曾經的恥辱。
不知過了多久,李清照才站起身來,然后呼喚了踏雪一聲,逐漸遠去。
但是此時什么也看不到了,李清照只能失望的回過頭來,然后繼續向前走去。
見此,她又低下頭,思考著,書寫著,然后起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