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恭敬的說道,然后微微抬起頭打量身前的李清照,不過沒有第一時間看到李清照的容貌,反而看到了站立在桌案之上的神鳥。
大宋給李清照的封號多了一個太上,以此來預示著李清照對大宋的地位。
李清照看著侍女,安排道“去將李家之人全都召集過來吧”
而白止只不過是沖著他們遠遠的微微點頭,隨即身形便消失在了他們的面前,隱于了虛空之中。
看著侍女離去的背影,白止也沒有離去,只是在一旁靜靜的陪著李清照這最后的時光。
然而他們只知道歌頌李清照同神鳥的傳說,卻忘卻了李清照對大宋所做的一切,忘卻了大宋的改變,然后重回曾經大宋的那副模樣。
大宋商賈繁榮,卻不修武備,在邊境之地,缺少了武將為國爭戰,致使大宋邊境多有戰事發生。
而對軍事的投入讓朝中之人逐漸眼紅,朝中之人多有削減軍事開支之言論。
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削弱了大宋的實力。
或許在可預見的將來,這片華夏大地之上,將會迎來一片血雨腥風
然而,這同白止就沒有了任何關系。
驪山之上,風景如故。
而在驪山之下卻逐漸繁榮,也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鎮,但是居住在這村鎮之中的人,卻都非富即貴。
在他們看來,居住在離山之下距離神鳥最近,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自己又或是自己的后人也會得到神鳥的青睞,而實現整個家族的躍遷。
當然,這只不過是世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無可指責,甚至于,在白止看來這種向往便是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動力。
至于驪山之上,在大唐那威嚴且富麗堂皇的宮殿之下,又多了一片宮殿群,通過其嶄新的油漆與窗欞、臺階等,可以看到這乃是大宋皇帝修建的。
或許每個朝代的皇帝都喜好在驪山之上修建宮殿,來表達他們對神鳥的敬畏與尊敬。
當然,這也加重了守護驪山神鳥殿之人的任務,不過神鳥并沒有阻止山下之人修建宮殿,而他們這些守護者自然也不會多說。
春日的時光之中,山上百花盛開,白止的身影突然出現在驪山之上,絢麗的湛藍色光芒照耀天地,讓守護在驪山之上的守護者第一時間發現了他的身影。
“神鳥”
“神鳥回來了”
“這是在這幾百年之中神鳥第一次回來吧”
“這就是祖輩世代守護的神鳥嗎”
“”
最先發現神鳥的自然便是驪山守殿人,他們目光炙熱的望著天空之上的白止,作為守殿人的后人,他們也只有少部分人才真正見到過神鳥。
而見到過神鳥的人也都緩緩的老去,而在年輕的后輩之中,只能從老人的口中聽聞神鳥的傳說以及神鳥那神駿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