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國領導者,她是自私的,也必須是自私的。
石妙柔看著下方的官員,隨即問道“關于火器的研發如何了”
“最近幾年北平城之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西域之人,而這些人有意無意欲要向大明君子樓和女宮之中探尋,似乎欲要盜取大明先進的知識”
甚至于,大明的先生已經被下方的百姓神化了,被立了牌位,在家中供奉。
而朝廷之中的官員也是如此認為,但是幾年過去,石妙柔依舊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他們就知道自己猜錯了。
這件事也只不過是朝廷所知,百姓并不知道這些。至于朝廷之中的官員,也明確察覺到了這一點。
但是石妙柔也知道,短時間的封鎖是不可能,正所謂百密一疏,誰能知道他國之人會以什么方法獲得相應的知識呢。
當然;
大明建國已經四十多年,而曾經在大明建立之初出生的人,也都即將到了入土之時。
所以,被神鳥青睞的人在最后往往會選擇靜靜的老去、最后死去。
在這幾年之中,石妙柔培養著朝堂之中真正屬于同康會之人,更多的時候,石妙柔是將政事交給對方處理,而自己在一定程度上算是退出了政事的處理。
從史書之中,石妙柔能夠明確發現一點,華夏王朝之所以有很大時間內都能按著周邊其他民族之人打,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依靠兵鋒之利、甲胄之堅,追根究底,還是鋼鐵鍛造技術上面。
聽到石妙柔的關心,下方的官員連忙點頭。
關心著火器的研發進度,石妙柔再次看向關于其他方面的文書。
畢竟是剛剛收復的土地,實行軍管,故而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不過,向南進軍的腳步卻也一直沒停。
“朱瞻基將軍,都城先生有令,讓我們可以放緩進軍腳步,以達到練兵的目的,當然,如果這個目的能夠達成,快速進軍也不是不可以。”
聽到命令,面容英俊的年輕將軍沉吟片刻,對于都城的命令之意他是明白的。
朝廷如今的目的除了奪取土地,便是練兵,但是都城之中的先生又擔憂士卒性命,故而給了自己選擇的機會。
亦或是專注練兵,奪取土地之時可以放緩,士卒性命為重,當然,若是練兵目的也可以達成,也兼顧了士卒的性命,快速進軍也是最好的。
聽到此處,朱瞻基當即放下手中的虎符,道“通傳全軍,大軍準備開拔,爭取一月之內,將馬六甲海峽劃為大明之疆土”
說完,他轉身又看向地圖,只見身后掛在墻上的地圖上,如今他所在的地方已經距離馬六甲海峽近在咫尺
公元1490年,神明104年。
大明百年。
一百年的時間,改變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如今的大明,疆域南至南海諸多島嶼,整片南海也成了大明的內海。而到北方,冰凍千里雪原也有大明士卒的足跡。至于西方,已經越過無盡的沙漠,來到了荒漠之中的死海
而大明對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隨著大明的疆域越來越遼闊,同大明接壤的國家也越來越多,自然而然的對他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這就是大明嗎”
在一座寬敞的火車站之內,只見一群身著奇裝異服的人驚嘆的看著周圍的一切,臉上充滿了震驚之色。
只見他們面容膚色不一,有同大明之人同樣是黃皮膚的人,但是看起來卻更加的深一些,甚至膚色接近于黑色,也有膚色是白色的人,金發碧瞳,也有膚色是黑色之人,嘴唇甚厚,但是毫無例外的,他們身上都散發著刺鼻的味道。
讓一旁陪同的大明官員連連皺眉,忍不住遠離了一些距離。
而聽到他們的話,大明官員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微笑之中帶著淡淡的輕視,隨即說道
“這不過是大明的南洋行省,而這里也不過是一個火車站罷了”
聽到大明官員的話,一旁的他國之人思索片刻,才用蹩腳的大明話說道
“南洋行省那不就是大明嗎”
聽到其他國之人的話,大明官員露出了無奈之色,無他,是他國之人的漢語學的實在是不怎么好。
讓他解釋起來都得費上一番功夫。
“就是這個火車站,嚴格來說,這里并沒有大明真正的風采”
聽到大明官員的解釋,他國之人臉上終于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但是對于周圍的一切仍然是充滿了好奇。
尤其是他們看向一輛輛開走的火車之時,臉上充滿了震驚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