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母起身看著村里說“落氣炮,二春老漢兒走了。”
農村地區有這樣的風俗,一般家里有老人走了,就會先放三響大炮,再放鞭炮,三聲大炮叫“落氣炮“,是告訴村里人家里有老人故去了。
白事炮響人自到。農村有一種規矩紅事不請不去,白事不請自來。這時候哪怕兩家平時有點小矛盾的,都會自發的來幫忙,也是農村的規矩。
同族知事的老人會上門幫逝者穿壽衣,族里的女人幫忙給家頭騰位置,男的就在院子里幫忙搭靈棚,幫忙采買香蠟錢紙,搭手搓麻繩裁孝布,走得近的人家還會一起守靈。
趙慧芳嘆了口氣,“徐叔還沒到六十吧”
周母點頭,“他比你老漢兒還小幾歲,還沒到六十。”
這年頭把花甲的逝者統統都算作“喜喪”,沒過60歲的逝者稱之為“夭折”,未成家立業的逝者稱為“早夭”。
這兩種情況,喪事通常都不會“大辦”,有合適的日子的一般在家停三天就送上山了。
楊春燕懷著身孕不方便去徐家,周母便去買香燭紙錢,去徐家幫忙去了。
周懷安和周一丁到家,聽說后急忙趕過去幫忙。楊春燕和老爺子在家收拾兩人帶回來的野味和蜂蜜。
這幾天兩人帶了不少野味回來,城里的飯館還沒開業,吃不完的都腌起來掛在了灶膛口熏臘味。
周懷安還念叨林場那個冰洞,說自家屋后也有一個就好了,打回來的野味就不怕吃不完壞了。
爺倆把蜜脾里的蜜擠出來后,就把蜜脾放在紗布上面,讓它慢慢的滲透下去,昨天的蜜還沒滲透下去完,今天的又來了。
楊春燕覺得過濾冬蜜費事多了,不時得用竹片將蜜脾搟開,不然紗布眼兒就被蜜堵住了。
天黑后,周懷安和周一丁回了家,拿了棉大衣對楊春燕說“你早點睡,我們今晚在二春家幫忙守夜。”
“嗯”楊春燕把手電筒給了他,把兩人送出院子,關上了院門。
初六這天,到了周懷安和百草坪那邊約好的日子,他一早就開著拖拉機載著周懷榮他們去了百草坪。
周懷軍去了寧安給招待所送菜,順便看看王楨從省城回來了沒。
十點多周懷山就從寧安回來了,告訴楊春燕王楨已經回來,楊冬梅也在。
響午,曲秋林帶著騾隊送來了年后第一批塊菌,還有六十多斤冬蜜。
楊春燕發現黃箐溝的冬蜜比富牛這邊的還要好,桶里的蜜就像豬油一樣泛著油光。
周母把蔣玉幾個叫來一起把塊菌挑選出來,周懷山過秤,楊春燕記賬。
老爺子把烤房的灶膛燒的旺旺的,等塊菌清洗出來就送進去烘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