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楨老老實實的捅刀子,“大舅哥很好啊每次去都客客氣氣的。”
竹蓀從破土到成熟只有幾個小時,竹蓀的菌群完全展開之時采摘的竹蓀才是最鮮美的,但新鮮的竹蓀保存時間很短,常溫下,一般十二個小時就開始腐敗。
“要,你盡管挖了送來就是。”
挑出來的那些紅菇都是運輸途中壓損壞了的,一共有三四斤的樣子。
農忙后大伙兒天剛蒙蒙亮,就趕著上山撿菌子來賣錢,陳小舅他們村和建設大隊的村民九點多就送菌子來了。
“多謝老爺子”曲秋林從竹筐里抱出一大捆煙葉,“這是我們自家種的,勁頭大。”
“我又沒想她看上我。”阿山笑嘻嘻的回頭,“秋林哥,你咋不在鎮上找一個”
曲秋林三人帶了十頭騾子下山,二十個藤筐裝的滿滿當當的,一等紅菇有7筐,二等有八筐,剩下的幾筐就是回春草那些。
周一丁拍了他一巴掌,“哪個喊你那會兒不學好的村里那些人背地里都說嫂子瞎了眼才嫁給你的。”
王楨笑道“你們滿意就好。”
老爺子背著小九兒把食物都端了出來,“曲村長,曉得你們要來,給你們留著的,不要客氣哈”
幾人剛卸下兩個竹筐,來福就沖到門口,堵在那汪汪大叫,樣子不像是要咬他們更像是提醒主人,有人來了。
房子才修建好,起碼能用好幾十年,源源不斷的都有錢進賬,真是不可細算。
同行的阿山說“你們看,他們的谷子都割完了,我們還沒開鐮呢”
“要得,那我們就先走了哈”
“嗯”周母把孩子遞給他,“老漢兒,蒸籠里還有苞谷粑,罐子里是豇豆稀飯,你撿些出來給曲村長他們吃。”
這時阿山幾人也扛著藤筐走了進來,老爺子也提著竹筐出來了,“桂蘭,我把九兒抱后院去,你幫春燕分揀紅菇。”
周懷安“”能一樣么你是大學生,還是大醫生,我那會兒就是個懶漢、二流子不想了,想想都覺得臉紅。
“到你家才吃了的。”曲秋林接過他遞來的香煙,“你們啥時候交公糧”
楊春燕和周母坐在草凳上,雙手快速的分揀著,雖說曲秋林他們送來的紅菇也是經過挑選了的,兩人全部分揀完也要一個多小時。
等他們從銀行出來,周懷安去供銷社買了十幾把軟毛刷,還有些針線,兩個要走丈母娘家的,又去菜市割肉,買糕餅啥的送丈母娘,他也買了一份請王楨帶去楊家坪子。
蔣玉幾個還在清洗陳小舅他們村送來的紅菇,曲秋林他們來時,她和周母在樓上曬竹蓀。
周懷安一拍腦袋,“你不說我都忘了我們還有個旅社,這些天的生意咋樣”
曲秋林點了點頭,“我們那每年種的谷子就只夠交公糧的,得買點糧食回去搭著雜糧吃。”
“我想有啥用,要有人看得上才行”曲秋林說著拽了韁繩一下,對他說,“到了,先把東西卸下來,騾子拴還是那邊林子去。”
楊春燕拿著筆一一記下,算賬后進屋拿錢結賬,曲秋林三個忙幫著周母、周父搬竹筐去后院。
“我們那稻田少,幾乎都是苞谷和高粱、洋芋。”曲秋林拿下蓋在藤筐上的樹枝,“這筐是一等紅菇,這次還找了些回春草、黃精,羊肚菌、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