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梅:“快上梁了,你們打算啥時候請上梁酒啊?”
楊春燕:“懷安說等媽找先生把上梁的日子選好,到那天他和老漢兒來把梁上上去,請工匠和先生到豆花莊慶祝一下,我們自家人就在家里吃一頓熱鬧一下就行了。”
“這段時間我們家的好事挺多,重新砌了新烤房,又包了那么大一片山地,惹得不少人眼紅,還是低調點好。”
老爺子聽后也覺得低調點好,“這樣也好,九月初喊你老漢兒陪他一起來。今天買地基的事,回去也不要跟人說,就說我們去玉梅那了。”
趙慧芳和張秀香想到被人毀掉的毛梨子,覺得他們顧慮的是,“我們跟幾個孩子都說過了,讓他們在外面不要說,我們今天進城買地皮的事。”
說話間,就到了楊春燕家院子前,見院門虛掩著便推開了院門,屋里干活的工匠就看了過來。
大伙兒看到屋里有三個木匠師傅,正在加工房梁、椽子、檁條。
“林師傅,你們這么早啊!”楊春燕沖中等身材國字臉的中年漢子招呼道。
“我們也剛到。”林師傅看了周家人一眼,“帶家里人來看新房啊?”
楊春燕笑著點頭,“對,帶我爺爺、媽老漢還有哥嫂來看看,認認門。”
“謝謝!謝謝!”周父樂和和的掏出周懷安事先給他的香煙,給幾個師傅一人發了一支,“勞煩大伙兒了。”
“應該的!”林師傅三人笑著接過香煙,沖老爺子和周父、周母點了點頭,“老爺子好福氣,孫子年紀輕輕就在縣城修建起了這么大一棟房子。”
老爺子眼角的細紋都皺到一起了,“哪兒喲!從小最不省事的就是他。”
大伙兒客套了幾句,又去后院看去了。
周母見她家這次修的也是小二樓,但比村里的新房修的更加高大敞亮,心里滿意極了,“燕兒,這里的地皮你們花了多少錢?”
楊春燕:“這塊地比前面的地皮大,花了八百多買的。”
周母聽后有些心疼,“還是村里好,再添一些可以修一棟三間兩頭轉的瓦房了。”
周父笑道:“這里是縣城,地皮都是公家的,不花錢白給你啊!”
老爺子也很高興,“我覺得不錯,這里看著比小王醫生家那院子大多了,后面還有塊菜地,以后住城里也能自己種菜吃。”
楊春燕笑道:“爺爺,懷安說這塊地就是給你們留著的,省得以后你們來城里住不習慣。”
老爺子聽后笑瞇了眼,“偶爾來住兩天還成,要是天天住這兒我們不喜歡。”
周父點頭,“就是,聽說連棵蔥都要花錢買,我們還是在家把田地種著,起碼糧食那些不用花錢買了。”
看了一圈,幾人便出去帶上門,去了旅社那邊。
周母婆媳幾個還是第一次來看旅社,楊春燕帶著他們走了一圈,周懷安就騎著自行車來了。
周懷榮拉著他,“老幺,這次要賣的地皮在哪里啊?”
“我帶你們過去看看。”周懷安指著前面,“旅社盡頭那片空地,還有我家新房子旁邊那都是。”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