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趙美娜微笑道,“家里的豬還不能出欄,雞鴨也不能全賣了,小川說他去林場也幫不到我們,他留在家照管那些牲畜。蘇嬸說,會幫我們照看小川的。”
楊春燕聽后揉了揉姐妹倆的頭發,“乖孩子,再辛苦幾年,就輕松了。”
趙美娜抬頭笑瞇瞇的看著她,“楊嬸嬸,我覺得現在已經很輕松了。”
今年姐弟三個的糧食里面只添了很少的雜糧,一星期還能吃一頓肉,吃兩次大骨湯。
今年挖塊菌掙的錢一分沒少,撿紅菇、賣冰糕、瓜子賣的錢,又攢了六七百,也請懷安叔叔幫存起來了。
這樣下去,自己和弟妹以后考上學校,也有錢交學費了。
老師說,只要考上大學,國家有補助,念大學還可以勤工儉學。
他們都想去那里看看,那兒到底有什么好,為什么他們會為了回去,扔下他們不管?
“楊嬸嬸你看!”趙秀娜高興的拉著楊春燕看自己的棉衣袖子,“我們都長高了,還請蘇嬸幫忙把棉衣接了一節,現在也沒人喊小川小黃毛咯!”
“嬸嬸看看,長高多少了?”楊春燕看著姐妹倆紅撲撲的臉,拉過她們站到自己身邊,“去年美娜還沒到嬸嬸肩膀,今年都長到嬸嬸耳朵了,秀娜也長到嬸嬸肩膀了。”
姐妹倆都高興的點頭,“天冷下后,我們把衣服褲子拿出來,才發現都短了一節。等我們從林場下來,就去扯料子做新衣服去。”
楊春燕笑道:“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寧安,那里的料子好看又不貴!”
“春燕,美娜姐妹是不是在你家?”話音未落,周大慶騎著自行車進了院子,來福和旺財親熱的迎了上去。
“周爺爺,我們在這呢!”趙美娜姐妹歡喜的喊著,迎了上去。周大慶笑著點頭,“出發了,二春、紅兵他們都到了。”
楊春燕忙道:“大慶叔,我蒸了饅頭和包子,你們帶路上吃。”
周大慶樂和和的說:“不用拿了,雪嬌蒸了不少,我們背上去可以吃好久。”
“拿上去放涵洞里慢慢吃。”楊春燕進了灶房,把裝滿饅頭包子的竹簍提出來給了他。
周大慶帶著姐妹走后,楊春燕把小九兒交給老爺子帶著,騎著自行車去了大隊。
大隊院壩曬豬草的村民看到她,笑著問道:“老幺家的,明天開市了哈?”
楊春燕笑著點頭,“明天就開收了,我找大田叔拿了廣播室的鑰匙,通知大伙兒一聲。”
“好啊,又有錢掙了!”
楊春燕打開廣播室,打開話筒,拍了幾下,對著話筒喊了起來,“鄉親們,明早開市收塊菌了,大伙兒做好準備工作哈!為了往后還有塊菌挖,大伙兒別怕麻煩,一定記得回填……”
村里的高音喇叭,還是收紅菇的時候響過一次,大多村民雖說早就曉得明天開市,也早就把家什準備好了,但一聽到喇叭里傳來的通知,都不約而同的去放家什的地方查看起來。
生怕漏了啥家什,影響明天的收成。
楊春燕剛喊完一遍,就看到錢春花站在窗外笑瞇瞇的看著她,“春燕,你喇叭喊過后,有的人家已經拿著家什上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