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倆走到灶房門口,就聞到了粉蒸排骨的香味,大鍋里的蒸籠冒著陣陣熱氣。
張秀香和趙慧芳在搗南瓜糊糊拌在面粉里,李秋月在剁肉圓子,周母坐在灶膛前燒火。
“媽,九兒呢?該吃米糊糊了。”
“你爺爺喂他吃了,帶著去曬壩看人下棋去了。”周母沖楊冬梅笑了笑,“我讓家明去觀音把美娜姐弟也接家來,一起吃頓飯,幾個孩子都跟著去了,也不曉得他們姐弟會不會來?”
趙家這三個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她想讓家明、小倩他們多跟這樣的孩子走走,也能跟他們學學。
楊春燕拉了把椅子給楊冬梅坐下,“美娜是個懂禮的孩子,去喊他們了,肯定會來的。”
趙慧芳搓搓手上的面粉,搖了搖頭,“家明和家亮有時候把我氣個半死,我都從沒想過把他們丟了不管,趙家這對心腸到底是啥做的?
那么乖的幾個孩子,說丟下就丟下了,一晃幾年也不來看看,也不擔心他們在這兒被人欺負。美娜姐弟幾個,恐怕恨死他們了。”
李秋月接過說道:“咋不恨,被外人欺負還可以跟他拼跟他打,就像我家,大姐、二姐被我奶賣了,我媽老漢兒連屁都不敢放一個,我大姐二姐連說理都找不到地方。”
趙慧芳:“秋月,你兩個姐姐嫁出去后,就沒回過娘家啊?”
李秋月神色黯然的說:“我姐生了她家大妹回來過,跟我媽說,那家人打她,想讓他們去幫她撐腰,我媽說,哪個日子不是這樣過過來的,讓她忍忍就過去了。”
她想起大姐回娘家訴苦,被媽老漢兒痛罵的情形,她姐背著孩子,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孤零零的出門,在村口的山頭坐了許久。
她心里可能希望媽和兄弟姐妹能追出去關心她幾句的吧?可一個人都沒出去,看著她背著孩子走了,從那后大姐就沒回來過了。
接下來輪到二姐,她害怕自己也走她們的老路,拼命干活,小心翼翼的討好媽老漢兒,才沒嫁進大山里。
周母看了她一眼,“他們再不對也是生你養你的父母,人都不在了,你回去給他們上墳是應當的,別忘了你也是當媽的人。”
李秋月聽后忙道:“曉得了,明天我就和懷山一起回去。”
她也想回去看看大姐、二姐還有小妹,這么些年沒見,也不曉得她們過得咋樣了。
這時,周家明幾個帶著趙家姐弟走了進來,趙美娜手里還提著一只大公雞、兩瓶酒、兩把掛面。
楊春燕見姐弟幾個穿著新衣褲,精精神神的站在那,心里也很高興。
趙美娜姐弟笑著挨個打招呼,“周奶奶,趙嬸嬸,張嬸嬸……新年好。”
“這孩子,一點點大,還這么講禮!”李秋月忙接過姐弟幾個手里的東西,提著大公雞朝后院走,沉甸甸的大公雞,又讓她想起空著兩手來家的李老二,又是一陣嫌棄。
周母看著幾個孩子,嗔怪的對趙美娜說:“你這丫頭,來吃頓便飯還提這些東西來做啥?”
趙美娜不好意思的說:“又沒啥東西,大公雞是小川養的,掛面還是過年的時候楊嬸嬸給的呢!”
周母揉揉趙小川腦袋,“小川真能干。”說著又對家亮、家康說,“你們好好跟小川學學,你看人家多懂事多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