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剛把小九兒從背帶里解開,小家伙就沖楊春燕伸手,“媽媽,抱抱、媽媽,抱抱!”
“小壞蛋!”楊春燕拿掉他手里的油菜花,輕輕拍了他屁股一下,“又扯油菜花,都扯了以后沒油吃了。”
“跟他老漢兒一樣,出去就喜歡逮豌豆花,油菜花,看到就扯的到處都是。”周母捏了他小鼻子一下,提起背篼往雞圈走去。
楊春燕把了他一泡尿,牽著他朝后院走,“你跟奶奶在家做飯飯,還是跟媽媽上山栽樹樹啊?”
“花花、花花!”小九兒扭著身子拉著她朝花壇那邊跑,看樣子又看上了那串早上剛開的報春花。
“院子里的花花都被你薅禿了,就最后一枝了,再薅媽媽打你了。”楊春燕一把撈起他,將他抱起去了后院。
周母將大鵝關雞圈里走了出來,“把他放家里,再去種一會兒就該下山吃飯了。”
“去,跟奶奶做飯飯去。”楊春燕把孩子遞給她,戴上草帽朝后山走去。
周家干的熱火朝天,電力施工隊也帶著各個大隊派去的村民熱火朝天的干著。
縣城里,王楨家的診所已經搬到了旅社旁邊的新房子里面,。
李秋霞在周玉梅家學了大半個月后,找李秋月借了一百五十塊錢,加上高大林醫藥費,前前后后一共欠了她四百六十塊。
李秋月把縣城剛修好不久的房子租了一間給他們,房子是那種套間,一共有三十來個平方,一層一個男女分開的衛生間。
找木匠幫他們做了輛小推車,一張可以折疊的飯桌,還把在縣城躲超生時用的煤爐子,鍋碗瓢盆都給了他們。
李秋霞在周玉梅那學到了不少東西,親自參與后,才曉得做小吃不是像家里做飯那么簡單,賣給顧客吃的東西,得講衛生、口感好,量足、賣相也要好,才能留住顧客。
她告訴李秋月,很佩服周玉梅和羅海麗,希望自己和高大林也能像她們一樣,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掙錢供兩個孩子讀書學本事,不像他們一樣做睜眼瞎。
高大林幫著旅社打掃衛生這段時間也漲了不少見識,接觸的人多了后,精神面貌看起來也比以前好了不少,不像剛來寧安那會兒,畏畏縮縮的,連抬頭跟人說話的膽子都沒有。
夫妻倆在里間用木板搭了一大一小兩張床,把煤爐子放在屋子外面的走廊上,一家四口開始了獨立討生活的日子。
最后,他們把小吃攤的位置選在北街靠著新華書店那段,李秋月想想不放心,又厚著臉皮去求王楨和楊冬梅幫忙照看一二,兩人爽快的答應了。
李秋霞夫妻開攤第一天,楊冬梅先后去攤子上看了兩次,第一次見夫妻倆笨拙又熱情的招呼顧客,第二次去見兩人自然了不少,沒看到有地痞流氓找碴,便安心的回了診所。
他們開張的頭幾天,每次周懷山送貨去城里,李秋月都要叮囑他去李秋霞那看看,見一連幾天都安安穩穩的,就算遇到找碴的,他們也能應付,才放下心來。
……
二月下旬,周懷榮和徐書記守的兩個收購點也停下了,周懷安把最后一批貨送到寧安后,這一季的塊菌買賣就結束了。
診所搬到上面來后,拖拉機直接停靠在倉房前,就可以卸貨,比以前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