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兵剛到一會兒,徐二春夫妻倆也趕著牛車回來了,婆媳幾個在院子收兩人送來的艾草。
周懷榮父子三個就去了院外卸拖拉機上的艾草,徐二春和徐紅兵也跟著去幫忙,大伙兒忙了大半個小時,才把車斗里的艾草卸下來,扛到后院堆好。
一家子開始坐下來捆綁時,蔣玉和那些幫工也來了,十幾個人每天晚上從七點半開始干活,干到十一點半,四個鐘頭給半天的工錢。
楊春燕婆媳,還有幾個孩子,加上這十七個人,捆綁的速度快多了,不一會兒就綁完了一堆。坐在前院電視機前,將艾草捆成小把堆在一起。
老爺子和周父負責運送到后院,周懷榮兄弟倆負責掛到木棚和階檐下陰干。
只見后院緊靠浴房那搭建了一間木棚,木架從頂棚到,拿起一把捆綁好的艾草,從中分成兩半,叉在竹竿上。
周懷山將老爺子和周父運送進來的艾草,抱起來放在他旁邊的竹竿上面,然后又去下一層掛艾草。
不一會兒,看電視的人就陸續來了,大人孩子見周家大小都忙著捆綁艾草,便也坐下一邊看電視劇一邊幫忙拴艾草。
周母高興的進屋把煮好的薄荷水端出來給大伙喝,
馬春花笑道:“春燕,等你們收到端陽節那天,山上的艾草恐怕都割光了,到時候鎮上的艾草八成要漲價。”
楊春燕笑道:“每年端陽節,我家的艾草、菖蒲都是自己去山上采回來掛的,從沒去買過,不曉得多少錢一把。”
“我去年背了一背篼去賣了一上午才賣完。”馬春花抓了一小把艾草,“這樣一把加兩根菖蒲,兩分一把,賣的人比買的還多,賣了一上午才賣完。”
周母:“這東西鄉下人哪個都曉認得,每年端陽送鎮上趕集賣這個人的也最多,往年賣兩分錢一把,今年漲點最多能賣到三分。”
徐婆子笑道:“我覺得就算賣四分一把,也還是賣你家劃得來,有多少要多少還不用跑那么遠的路。”
她現在對徐二春跟周懷安好哥們的關系滿意極了,二春兩口子去偏遠一點的大隊收艾草回來賣,一天下來賺的比那些割艾草賣的賺得多多了。
這時,院外響起了拖拉機“突突突”的噪音聲,周母對身邊的周家康說:“快去看看是不是你幺爸回來了?”
“哦!”周家康一溜煙出去又一溜煙跑了回來,扯著嗓門,“不是幺爸,是徐三叔。”
周母揮手,“去后院喊你三爸和大爸下貨過秤。”
“哦!”小家伙又一溜煙朝后院跑去。
周母對楊春燕說道:“都快到九點了,老幺咋還沒回來?”
楊春燕聽后想了一下,“以前都是快十點才到家的,這次去要過秤還要算賬,可能還要晚點。”
周母想想也是,對周家明幾個說道:“明天還要讀書,你們也回去洗洗睡了。”
趙慧芳忙把鑰匙掏出來遞給了周家明,“回去就睡,明早起來好好復習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