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節這天,是挖草藥的好時節,這邊有在端陽節燉各種草藥的習慣,骨頭、豬肉、豬蹄子燉,大母雞,老鴨子不管啥都可以用來燉草藥根。
這天一早,楊春燕妯娌幾個帶著來福,背著背簍去了后山,這次她們去的是上次挖白芨那片山林。
來福今天跑出去一會兒,就回來候著楊春燕,來來去去的也不覺得累。有狗子在前面開路,大伙兒也不擔心老梭從草叢里鉆出來咬人。
妯娌幾個在坡上拔了些伸筋草,又挖了些大薊根,往上走,又發現了一片翻白草,幾人將石塊清理了一下,就開挖。
忙了半個小時,挖了有七八斤的樣子,裝背篼里繼續往山坡上走,沒走多遠,又發現些沙參。
楊春燕笑道:“這東西燉雞好吃,都挖起來回家殺只大母雞來燉了吃。”
“媽說今天殺一只鴨子燉湯。”李秋月抖掉沙參塊根上的泥巴,“沙參的花挺好看的,我家院墻下種的那些,全都開花了,比種喇叭花好。”
張秀香:“藥田里的梔子花才好看,今早我在后院樓上晾衣服,就聞到一陣陣梔子花香。”
李秋月:“春燕,老幺前些日子不是弄了兩棵黃角蘭么,種活了沒?”
“活了,一棵種新烤房那邊,一棵種菜地邊上。”楊春燕說著看了看左前方的灌木林,“大嫂去了有一會兒了,咋還沒出來?”
張秀香:“沒事,這么近有事吼一嗓子,就聽到了。”
話音未落,就看到趙慧芳拿著幾根藤蔓從灌木林出來了,走近后遞將藤蔓給了楊春燕,“土黨參,剛才在灌木叢那兒找到的,我看了一圈,稀稀拉拉的到處都是。”
楊春燕接過笑道:“不錯,今天燉雞的草藥根,又多一樣了。”
趙慧芳拿起藥鋤,“我跟秀香去那邊挖,你跟秋月把沙參挖了過去找我們。”
“要得。”李秋月蹲下清理沙參塊根上的根須和藤蔓,“好久沒出來挖草藥了,今天的山運不曉得咋樣?”
楊春燕把剩下的幾顆沙參挖起來,“是啊,明天去幾個老地方看看靈芝長出來了沒?”
她想去林場那兒的水溝看看,前年留下的金線蓮應該長出來了,今年應該又能收割一次了,還有方田那座山上的靈芝,山坳上的白芨,都該去看看了。
李秋月將收拾好沙參裝背篼里,看著前面的山林,“要是還能找到一處,像前年方田山那樣的,到處都是紫靈芝的山頭就好了。”
“山運好的話,總能找到的。”楊春燕揭下草帽扇了扇風,扭頭看了看東南面的山頂,“今天比昨天悶熱多了,不會下雨吧?”
“下就下唄!不下雨哪來的菌子撿。”李秋月提起背篼,兩人去了灌木林那。
張秀香抓起一把胖乎乎的土黨參,“你們看看,這幾根多胖,起碼有二三十年了。”
“應該不止。”楊春燕看著土黃色,頭大尾小,表面的粗皮子都擠到一起了的土黨參,高興的說:“這些不賣了,曬干了留著自己吃。”
這幾天大伙兒都累慘了,特別是幾個老的,勞累后汗特別多,這樣的好貨,拿回去燉母雞、燉豬腳啥的營養最好不過。
趙慧芳也連連點頭,“你倆在林子邊上好好找找,里面八成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