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燕妯娌把菌子分揀好,送到隔壁烤房回來,又有村民送菌子來了,幾人把他們帶到烤房那邊,蔣玉她們才來。
老蝦子腿雖然不方便,但做事利落極了,楊春燕妯娌分揀好一筐,他立馬就送去清洗臺給蔣玉她們。
去年只收紅菇和竹蓀這兩樣,送竹蓀來的村民不多,只是清洗紅菇,事情簡單多了。
今年的品種多,事比去年要瑣碎多了,羊肚菌、雞油菌這些都要擇干凈后,再一朵一朵的放在水龍頭
還有,胖嘟嘟的大腳菇清洗干凈后,還要切成厚薄均勻的菌片才能送進烤房烘烤。
十幾個人,沒一個嫌麻煩,都認認真真的干著,生怕沒干好,被辭退。
這年頭的人雖說窮,但大多都要面子,活沒干好被老板辭退,臊皮不說,一天兩塊多的工錢,你不干多的是人愿意來干。
畢竟上山撿菌子、挖草藥也要看運氣的,運氣好一天能掙不少,不好那天,說不定還被老梭咬一口,錢沒掙到,還要倒貼藥費。
下午,送菌子的村民越來越多,老爺子也回來幫忙了,有了老蝦子幫忙,他也輕松了不少。
收了兩個多鐘頭,羊肚菌是最少的,一共才收了三筐多點,一筐三十斤,一共才一百來斤。
紅菇和去年差不多,香菇和大腳菇今天收的最多,這兩種菌子的價錢相對便宜一些,泥腳大伙兒照著要求剪了的。
有的村民送來的羊肚菌是按照要求修剪干凈了的,但有的還是沒有,把泥腳留的老長,因為重一點就能多賣點錢。
楊春燕妯娌一一指出后,告訴他們這次就幫著修剪了,下次再這樣送來,就讓他們自己去一旁修剪好再送來。
自己的買賣,也做不出那種讓人回家修剪好再來的事,就在烤房這邊準備了幾把剪刀,提醒一遍后,以后就讓他們自己剪。
妯娌幾個剛送走一撥村民,楊小雪就來了,跟趙慧芳幾個寒暄后,從自行車后座取下菜籃,里面裝了滿滿一籃子比大拇指粗一點的竹筍。
“斑竹筍,志強去他家婆那弄的,曉得你喜歡吃,給你留了一籃子。”
“謝了哈!”楊春燕笑著接過,“啥時候去弄的?河邊漲大水,你們沒去網魚啊?”
楊小雪搖頭,“沒去,跟志強去他家婆那走了一趟,老家婆都九十高壽了,一頓能吃一斗碗飯,身子骨還硬健的很。”
楊春燕聽后笑道:“哦!那身子骨真的挺硬健的,我們家老爺子一頓最多就兩碗飯,說是吃多了頂得胃難受。”
“就是,我們都沒她老人家那么好的胃口。”楊小雪看了看烤房里清洗菌子的,“我們明早就去收貨,你說要增加品種,價錢定下來了么?”
“定下來了,去那邊我給你拿。”楊春燕提起菜籃跟她一起往回走,“才栽了一天,你家的秧子就栽完啦?”
“快了。”楊小雪笑道,“我媽老漢兒都來幫忙了,下午再趕趕工,就全部栽下午了,橫山那邊要晚兩天,把我家的忙完,回去剛好合適。”
“人手多就是方便。”
兩人到了楊春燕家,她去屋里拿了單子給了楊小雪,“今年還是去你家婆那邊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