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鐵柱揉揉發燙的耳朵,扭頭看了看身后,后面全是賣菌子的村民,李老二的人影也看不到,搖搖頭,繼續往前走。
……
楊春燕把蜂箱放在野蜂窩邊上,張秀香把牛毛氈蓋在上面,又找了塊石頭壓住,兩人提起菜籃朝竹林那邊走。
一場大雨過后,林子里的菌子長的到處都是,就連竹林里的竹蓀也多了起來。
李秋月和趙慧芳提著滿滿的兩簍回去了,兩人這一路過來,一人又撿了大半菜籃。
“春燕,把這邊的竹筍挖一些,順便把竹蓀送回去。”
“要得!”楊春燕放下背篼和菜籃,叫住前面的來福,“回去再出來一趟,去看看那些蜜環菌,又長出來沒有?”
“上次去才撿了三四斤,這次去應該都長起來了。”張秀香用藥鋤刨開枯葉,掄起鋤頭將碗口粗的竹筍挖了起來。
楊春燕挑了一棵長的較密的竹筍挖了,撿起來用指甲釘了一下筍肉,才裝背篼里,“巴適,又大又嫩。”
張秀香回頭看了一眼,“春燕,聽說以前有人把水缸蓋在剛長出來的竹筍上面,說竹筍會繞著水缸長,一年半載后來揭開,里面的竹筍還是嫩的。”
“我覺得可能用的不是水缸,我記得老宅屋后那叢竹筍,有一棵筍就長在了那塊爛石板
楊春燕想起以前看的短視頻,就有試過,結果,過幾天去看,水缸都被竹筍頂翻在地,竹筍只是有點彎,根本就沒繞著水缸盤著長。
張秀香看著手里胖乎乎的竹筍,點頭道:“你說的也對,我猜以前的人,就算悶筍可能也是找斑竹筍來悶,不可能找毛竹筍。”
妯娌倆挖了二三十棵竹筍,背著往回走,到后山就看到周家明垂頭蹲在樓上,兩人對視一眼。
張秀香說道:“看樣子沒考上。”
“懷安已經跟方東明說過了,他有個戰友就在白馬初中,已經跟他說好了。”楊春燕想到他平時的成績,覺得考不上是意料之中,考上才是意料之外。
“那就好,先在不比以前,指著孩子回來幫忙掙工分,分口糧,才十三歲多點,回來干活是有點小了。”
兩人推開院門進去,就看到趙慧芳氣呼呼的走了進來,看到兩人,把通知單遞給楊春燕看。
“你們看,134分就可以上白馬初中,他就差十五分,他平時稍微用心點就考上了。”說著又嘆氣道,“這下只有麻煩方東明了。”
楊春燕看后點了點頭,“只能這樣了,你跟大哥騎車去鎮上一趟,把入學的事盡早定下來。”
“我們就是這樣想的。”趙慧芳指了指樓頂,“你看看,回家我們還沒罵他,結果,他還氣上了。”
張秀香勸道:“別說他了,孩子沒考上,心里難受也是正常。”
“唉!”趙慧芳一臉羨慕的說,“人家小平被市一中錄走了,我家這個連白馬初中都要跑人情,人比人氣死人啊!”
楊春燕聽后也替李小平高興,又勸趙慧芳,“大嫂,別氣了,考初中多難啊,家明這次才差了十五分,證明他最后還是努力了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