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楊春燕去灶房拿了兩個筲箕出來,摟了兩斤雞樅和一些雜菌出來放里面,“你看看夠了么?”
“夠了,我擔心她們連洗的功夫都沒有。”周懷安把背篼里的瓜菜全都裝夾背里,挑了兩個番茄用水沖了一下,遞給了楊春燕,“走,去晚了好牛肉都沒了。”
楊春燕接過,提起背篼,“你跟姐說一聲,我們從這邊出去。”
“好嘞!”周懷安打了招呼后,兩人朝拐角賣牛肉的鋪子走去,還沒走到聞到從牛肉館散發出來的牛肉味,“燕兒,我們買點米線回去吃?”
“行,再弄點牛骨頭回去燉湯,牛大骨熬湯燙的米線味道才巴適!”
“還是你會吃,那炸香菇醬的牛肉用哪種好?”
“我上次買的五花牛肉和毽子肉一起炸的,這次就照上次的買。”五花的炸了出油多,楊春燕覺得香菇醬有牛油在里面,味道更香濃。
賣牛肉的老板也看到了兩人,笑呵呵的指著鐵架上掛著的牛肉,“你們看,今天宰的黃牛多肥,宰好了都還有八佰多斤。”
楊春燕兩人看了一下,確實挺好的,“劉老板,我們這次要買五十六斤,五花和毽子肉一樣一半。還是和上次一樣,送兩根大骨給我們?”
“好嘞!”劉老板拿起刀利落的割了一大塊五花牛肉下來,然后有在牛腿上割了幾塊毽子肉,掛在秤鉤上過秤后,一共六十二斤。
周懷安把背篼遞過去接住牛肉,在鐵架
“好嘞!”劉老板又自覺的拿了一大塊牛油放背篼里,還樂和和的說:“牛肉沒牛油可不好吃。”
楊春燕覺得這邊賣牛肉的攤販就這點好,直到幾十年后也一樣,只要買回去紅燒或是清燉的,都會搭一塊牛油給買主。
十五斤米線,加上牛肉一共才花了七十多,兩人把背篼寄存在劉老板店里,又去買了白糖、芝麻大料、土陶罐,一人提著兩個大網兜回牛肉攤,拿了牛肉回了周玉梅家。
到那周玉梅兩人已經忙過了,一見兩人就拿了一個布包出來,“里面是我在省城買的棉綢,你們帶回去一家做兩身,上次大哥大嫂來,我忙的很,就忘了給他們帶回去。”
楊春燕看了看,有老藍色的,還有湖藍色、白底小碎花的,好幾種顏色,“咋買了這么多?”
“遇到便宜貨了。”周玉梅笑道,“布料被水浸濕有花斑,老板大處理,我見價錢便宜就給他包圓了,回家才趕了兩場就賣光了,這些還是我事先留下來的。”
“好吧,那我就不客氣了。”
“跟我還客氣哈!”周玉梅笑著接過羅巧玲熨燙好的衣服,掛在衣架上,“老幺,你和春燕在這吃了晌午飯再走哈!”
“不吃了,家里還等著我們送大料和牛肉回去,坐一會兒說幾句話就走。”
“每次來都是這樣,連飯都沒吃一頓。”
“家里這幾天忙的打腳后跟,等忙過這段再說。”
幾人閑聊了一會兒,又有顧客上門,兩人便告辭推著自行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