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剛蒙蒙亮三人就起床了,周一丁先去北面的木場找林老頭幫忙挖沉香木樹樁,周懷安和楊春燕則去了昨天那個山窩窩。
清晨的樹林,雖說沒下雨,但霧氣蒙蒙的,腳上的雨靴鞋面不一會兒就被露水浸濕。
到了半坡,周懷安把那些紅根指給楊春燕看了,兩人打算下山的時候再來挖。
一路沒耽擱,很快就到了山坡上面,楊春燕看著硬掏出來的一樣。
周懷安拍拍大黑,“下山!”
大黑扭頭就朝用擔心有蛇蟲竄出來嚇人。
到了的野草長得十分茂盛。
還有雞屎藤、海金沙、不知名的長著倒刺的藤蔓植物,以及掛滿了青黃色果子的刺梨,桃金娘,像一串串紅葡萄的五味子。
五味子和桃金娘已經熟透,周懷安用藥鋤勾著攀下一枝,摘了一把果子遞給楊春燕,“昨天匆匆忙忙的,都沒發現還有這么多好東西。”
楊春燕摘下一粒紅通通的五味子,放入口中,咬破果皮后,酸味直沖口腔,接觸到果肉后又有一股辛香甜的味道。
周懷安見她眉毛都皺到一起了,“這東西難吃的很,特別是咬破果核后的味道,上頭的很,難怪叫它五味子。”
楊春燕聽后想到以前咬破果核后那種苦咸的味道,忙吐掉口中的果核,“以前看老漢兒的藥書上說,五味子皮肉甘、酸,果核咬破后,辛、苦、咸都有。”
“黃哥飯店里就弄了這東西泡酒,喝的人還不少,灌木上這些摘下來最多就十來斤的樣子,我們摘回去曬干了泡酒咋樣?”
楊春燕點了點頭,“曬干的沒陰干的好。”
“你說了算。”
周懷安拿起藥鋤將藤蔓勾下來,楊春燕抓住摘下一串串果子裝背篼里。
五味子科五味子屬落葉木質藤本,枝細長,紅褐色,有皮孔。葉橢圓形、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開黃色小花。
藥用部分為它的干燥成熟果實,五味子還有“北五味子”“南五味子”之分,南五味子的果實比北五味子稍大一點點,其他的話都比較相似。
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于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能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有強身健體之效,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失眠。
有的地方又叫它山花椒,大概是因為吃后舌頭像吃了花椒那樣,麻麻木木的原因吧!
五味子:溫、酸、甘。具有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的功效。
把掛著五味子的灌木都勾下來后,發現有不少藏在枝葉
五味子摘完后,又開始摘桃金娘,刺梨。等兩人摘完后,手也被那些長著倒刺的藤蔓刮下一道道紅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