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燕覺得這片林子可能因為很少有人來撿的原故,沒走幾步遠就看到幾朵菌帽比她巴掌還大的黃癩頭,擠在一起開小會。
她上前張開五指,在一朵黃癩頭的菌帽上拍了幾下,菌帽被她拍的“邦邦”作響,只要聽到這種脆響聲,沒拔起就曉得一點都沒壞。
“咔嚓”一聲將黃胖子拔了起來,楊春燕覺得這一聲,比最好聽的音樂還要治愈。
把另外幾朵全都拔起后,看著地上的胖乎乎黃喔喔的黃癩頭,兩朵精品菌子就能吃一頓的快樂,妙不可言。
雙眼像雷達一樣掃描,一大捧青杠菌、十幾朵圍成一圈開大會的刷把菌、還有一把精品雞油菌,被輕輕的裝進背篼里。
扭頭,旁邊一棵小灌木下,一朵已經開傘了的大松茸猝不及防的出現在眼前。
楊春燕看著整個菌傘已經展開的松茸,心疼的嘆氣,“唉呀!這么大一朵,早點來就好了。”
開傘了的松茸沒有賣相,自己吃卻還是不錯的,山里人撿到松茸,沒開傘的嫩骨朵就送去賣錢,開傘的就留下自己吃。
這么大還有點不好綁,楊春燕拔了不少野草才把它綁好,放背篼里,才十幾分鐘的時間就找了有兩朵松茸了。
換成后世,那些上山找松茸的村民,一大清早起來,從山腳走到山頂,可能也找不到幾朵。
還是這年頭的人心淳樸,大伙兒進山來撿菌子,只撿好的,太小或是品相不好的就留在山里了,后世只要看到,無論大小都要撿走。
留下的菌種越來越少,撿菌子也越發不好撿咯!
驚喜處處都有,剛把開傘的撬起來,就發現旁邊還有一朵小胖子,頂開厚厚的落葉,露出了胖乎乎的圓腦袋,看著就十分喜人。
拔了一把野草把小胖子綁好,繼續往前,眼前忽然一亮,只見一叢雜樹下挺立著一串,長得扁平寬大,菌面布滿黑褐色大鱗片黑虎掌菌。
“巴適,又是一串好菌子。”楊春燕驚喜的上前,這才發現還不止這一串,旁邊還有三四窩。
最大的那朵比她腦袋還大,歡喜的拍了拍菌帽,將它拔了起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這一朵菌子最少也有兩三斤。
楊春燕想到老了的虎掌菌是苦的,看清楚是嫩的后,高興的嘴都合不攏了,“哈哈,一朵菌子就能炒一大盤咯!”
黑虎掌菌又叫做獐子菌,可能是長的丑丑的緣故吧,有的還叫它鐘馗菌。該菌性平味甘,有追風散寒、舒筋活血之功效。
其菌帽肉質肥厚,菌帽初期突起長大后扁平,菌體上長滿纖細的淡黃褐色茸毛,和老虎皮毛紋路相似,曬干后更是形如虎爪。
黑虎掌菌菌肉近白色,香氣濃郁,口感細嫩,在歷史上很早就被視為名貴山珍,為歷朝歷代宮廷喜愛的貢品之一。
干虎掌菌香氣濃烈,還有驅蟲的效果,因此在有些地方,人們會在米面中放些黑虎掌驅蟲。民間還有“虎掌菌配菜,三日而不餿”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