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松瞇起雙眼,竟然反復咀嚼范離說的這句話。
“三人行必有我師此言聞所未聞,但頗有幾分道理,似乎能與圣賢大意暗合”
范離早料到他是這種反應。
這個修仙世界,有著許多與他前世似是而非的存在。
然而,又并不完全一樣。
就比如孔圣,在這個世界竟然從未存在過。
那么有關孔圣的一切,恐怕今世的儒生們也都不知道。
“請問兄臺,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哪位名家大儒說的”
看臺下,有好學的儒生用紙筆記錄,更迫不及待的向范離詢問出處。
皇甫松聞言,老臉一紅。
因為他也從沒聽過這句話。
“難道是上古遺篇,老夫竟從未讀過”
皇甫松當然不相信,范離的思想境界能直追圣賢。
范離卻故作高深道“我輩讀書,當有所思、有所想,何必句句借用他人言我自己便這樣說,有問題嗎”
儒生們一片嘩然
他們覺得范離簡直放肆到了極點,分明是自比圣賢
但是,范離這句三人行必有我師,有實實在在是一句大道理
皇甫松更是額頭冒汗
“老夫窮盡一生苦讀,也未有如此心得。今日遇上此人,莫非要見證一代圣賢出世”
他搖搖頭,強壓下自己這個荒唐的想法。
眼前的年輕人不尊重儒門,怎么可能成為立言立德的圣賢
“小友所言之道理,如何證明我輩讀書人竟要與販夫走卒同列”皇甫松又道。
范離笑道“你剛才說,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然后平天下”
“正是”皇甫松傲然道。
范離點點頭“請問所謂天下,其中包括哪些人呢”
皇甫松繼續答道“君王、諸侯、士大夫、農、工、商。”
見對方果然入套,范離終于可以進入正題了。
“要治農,便要先學農。請問皇甫先生,只是在家讀書,你能學會種地嗎”
“這”
皇甫松答不上來。
他讀萬卷書,但學的都是大道理,修的只有浩然氣,連鋤頭長什么樣子都沒見過,怎么可能會種地
范離繼續道“如果你連種地都不懂,憑什么治農不懂匠造,又如何治工事”
皇甫松已經滿頭大汗,卻仍然一句都答不上來。
范離大聲道“請問皇甫先生,我楚國之稻谷,在大漢售價幾何大明盛產之錦繡,在我大楚每賣出一匹,需繳納幾分稅銀”
略作停頓,范離直接無視皇甫松。
他轉身對臺下眾人道“不以農、工、商為師,你們如何治國平天下空有一肚子道理,難道當今陛下就會選你們入朝為官”
有人小聲嘟囔道“陛下不用,晉公愿意用我也行啊。”
范離差點氣笑了,心中暗罵“老子也不要”
皇甫松終于憋不住了
他一代大儒,居然在文會上被一個不知名年輕人辯得啞口無言,簡直顏面掃地。
“你分明是以偏概全,用微末小道遮蓋我大道”
“老夫看出來了,你根本不是儒門中人,又有何資格在此評論天下讀書人”
皇甫松聲如洪鐘,居然引動天象。
駱湖上空風云攪動,一道綿延如潮汐般的巨大云海呼嘯而來
“浩然氣是皇甫先生的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