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寧聽得就不開心了。
“晉公應該多向大漢學習”
“此番隨漢帝同來的三名大臣,個個都是忠誠睿智、機敏干練。”
“尤其是,三人懂得如何服侍君王。漢帝的行宮安排,朕聽說是相當舒適愜意的。”
項寧說完,丟給范離一個看看人家,再看看你的眼神。
范離聽得好笑。
“陛下要本公學習漢臣就算要學,以臣的身份,也是對標大漢太師董卓。”
項寧瞬間啞然
學董卓
別千萬別
呂城畢竟不是大楚皇宮,在外人的地盤上,范離也愿意給項寧多一些面子。
他正色勸解道“陛下千萬別忘了,三帝會盟事關國運。陛下親臨呂城,并非為了游玩戲耍,而是國事”
項寧知道自己理虧,又難得看范離這樣鄭重,只好像個挨訓的學生,抿著嘴點點頭,不再說話。
她徹底沒了賞花的興致,便道“這次來呂城,朕只要結盟劉協,就能使大明不敢窺視楚漢,對吧”
范離點點頭,又搖搖頭。
“這只是基本目標。”
因為長樂公主的態度,楚漢結盟已經是板上釘釘,根本不可能再出意外。
范離原本也以為,三帝會盟只剩走過場而已。
但呂春秋對楚、漢、明三帝截然不同的態度,讓范離有了些別的心思。
“楚漢結盟,大明必然忌憚。但如果呂城投靠大明,致使天下儒道修行者心向大明,那么楚漢依舊是朝不保夕。”
范離說著,項寧已經聽呆了。
呂城存在數千年,歷代文信侯都是秉持中立態度,只以呂氏春秋教化天下。
但即便是文信侯的親傳弟子,學成之后,或者隱遁江湖著書立說,又或者入朝為官,都再與呂城文信侯無關。
呂城竟有放棄中立的一天
以項寧的智慧,還預見不到這種可能。
“晉公呂春秋有可能歸順大明”
范離沉聲道“如果我是呂春秋,率領整個家族投靠大明,是我能想到最好的選擇。”
“為什么”項寧不解道。
“因為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只要三國中出現一位雄主,天下就有可能統一。呂城與其等著被雄主征服,不如主動追隨雄主。”
范離的話說到這個份上,項寧也明白了。
她和劉協橫看豎看都不夠資格當雄主,但大明嘉靖卻不一樣。
那是一位絕對強權的君王
此刻,項寧心情十分復雜。
朝不保夕的危機感,讓她再沒心情欣賞那些嬌艷的奇花異草。
“那范氏是否也要考慮投靠大明”項寧突然幽幽問道。
范離聽得想笑。
范氏是大楚第一望族,但若投向大明,怕是要淪落為三等公民了。
僅是利害關系,范氏也沒有投降的理由。
更何況,范離并不欣賞嘉靖帝。
他搖搖頭“范氏絕對不會背叛大楚。”
項寧聞言,臉上露出欣慰的淺笑。
但她又忍不住追問道“范氏不會背叛大楚,那你會不會背叛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