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是他們的,不是永山直樹的
雖然享受到了難得的自然醒,但是早飯之后,事情就一件件過來了。
趁著空閑,永山直樹上午直接打電話給了藤田慧子,
開車去了房產公司,把拖了蠻久的簽約和付錢都搞定了,
購買銀谷舊鐘表鋪的流程,就算走了9成,
等到房產證明拿到手,就又入手了一間房產,離大地主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然而錢包又空了起來
接下來要去制作唱片,
昨天已經錄過音了,但是還是需要他這個制作人再去錄音室進行最終的調整混合,導出母帶,這樣才能最終制作成為真正的唱片。
在永山直樹到達的時候,芳村大友已經到了,
工作人員已經把初步的分軌調整好了,
錄音室的開盤機上,那些大大小小開關和按鈕,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搞懂的,永山直樹也不行,不過幸好有配套的工作人員幫忙。
從錄好的盤帶中,挑出合適的片段,還要記錄好混音記錄,然后一遍一遍的混合打磨,最終導出,這就是制作一首歌曲母帶的方法。
非常細致又極為耗時間,有時候制作人和混音師要調整很多遍,才能得出最終滿意的效果,不過對于永山直樹這種已經有成形歌曲記憶的人,速度就要快很多
即使這樣,也花了整整一個上午。
對著一直在一旁等待的芳村大友說到
“大友桑,母帶已經做好了,之后,就靠你了。”
芳村大友已經聯系好了制作公司,不過之后的發行、推廣,都需要gg事務所自己來,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了。
“嗨,交給我吧”
推廣計劃早就做好,作為一家初創事務所,唱片一般不能直接鋪滿全國,帶著尹藤純子走穴、上通告、各個地區舉辦活動,都是芳村大友必須去做的,估計接下來幾個月,都很難看見芳村大友空閑下來了。
真的需要給大友桑找個助理了
認真工作了一個上午的永山直樹,并沒有馬上回家的意思,
雖然家里有嚶太郎在等待,但是早上吃的比較遲,這時候應該還不餓,
錄音室這邊是中野、澀谷、新宿的交界地帶,算是居民區和商業區的混合地帶,沒有澀谷高樓大廈的繁華,也不像中野區那樣全部都是一戶建的住宅,
這里的商店街都是本地人開的小店,但是臨街的建筑卻都是整齊的看板建筑,西洋風格的建筑外形,店鋪里面確是傳統的日式木質結構,給人一種詭異的混合又割裂的感覺。
這種割裂的感覺似乎蔓延在整條商店街之上,街面是整潔干勁的水泥路面,但是街道上電線桿的電線卻雜亂無序,有事甚至和店鋪招牌纏繞在一起,
明明是五顏六色的霓虹招牌,卻突然冒出一盞燃氣路燈,
商店街路口立著一座傳統的日式牌坊,卻是用鋼結構搭建而成,
整潔與無序,西化與傳統,現代與過去這強烈的沖擊對比,在這條商店街隨時可見。
昭和時代的日本,本身也正處于這種快速發展的階段,無論是在物質還是精神上,人們都發生著重大且勐烈的變化。
找了一家平常的居酒屋,永山直樹點了一份家常的蛋包飯套餐作為午餐,沒想到連例湯都換成了汽水。
如果是傳統的日式餐廳,這樣或許會被客人投訴,但是在商店街的居酒屋里,這種中西合璧的吃法,卻莫名和諧。
突然,永山直樹想到了銀谷的鐘表鋪要用來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