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費了接近十枚元素湮滅彈僥幸擊沉了一艘生物太空母艦,可是局面卻并沒有因此好轉,“撒加利”文明的全面入侵才剛剛開始。
其他三處異常區域也陸續出現了生物太空母艦,在大量生物戰斗兵器的簇擁下,開始往外冒頭。
這些寄生種一早就憋著壞,“異常區域”這樣的存在不僅僅是消耗藍星文明能力者的獵殺陷阱,同樣也能夠成為生物太空母艦這種決戰兵器的重點入侵節點,藍星文明獲取的那點兒資源在“撒加利”文明眼里,就像釣魚的餌一樣根本微不足道。
空間裂隙與“蟲洞云”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四處“異常區域”卻輕松做到了,之所以直到現在才正式發動,也許是相關的布置和規則完善需要足夠的時間,“撒加利”們成功轉移了藍星文明的注意力,暗中不知不覺的準備完畢,就連陳非和他的團隊也未能及時察覺到其中的細微變化。
盡管s級異能者赫塞曼·布朗的異能技“隔絕”可以嚴嚴實實的封住“異常區域”,但是面對擁有足夠底牌的“撒加利”文明,只憑著他一個高端能力者依然遠遠不夠。
“四個地方,全都有生物太空母艦出現,除了大氣層外的空間裂隙,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陳非向所有人通報了當前的局面,情況并不容樂觀。
任何一艘生物太空母艦不受阻攔的進入藍星,對于整個人類文明而言,都意味著摧枯拉朽的戰略級壓力,若是應對不當,人類文明的末世很有可能就此拉開序幕,所以無論如何都得小心對待。
布置在另外三處異常區域的三支滿編飛艦作戰集群已經不足以封鎖“異常區域”和攔截生物太空母艦,陳非也沒有獨自硬扛,直接向藍星全球聯合防務委員會請求增援,明言援軍晚抵達一小時,藍星的劣勢就會增加一分。
不論是生物太空母艦,還是密布于其體內的“飛艦黑藤”與已經結出的“豆莢飛艦”都不會給予藍星文明任何機會。
“異常區域”周圍的主權不論遠近,有一個算一個,都開始動員作戰力量,往距離自己最近的“異常區域”集結。
如今的局勢堪堪臨近決戰的程度,光憑陳非的“一人成軍”已經遠遠不足以付,主權們也不再躲在后面藏著掖著,盡起自身的戰爭潛力,紛紛投入這一場星球保衛戰。
“界珠”生命空間的戰術裝備工廠滿負荷運轉,尤其是半導體、機械人和超星晶生產線,不僅僅是各個戰術單位的重要模塊組成部分,同樣也關系到生產力的不斷提升。
生命空間如今擁有逾百萬人口,對標藍星排在末位的小主權都夠了,可是無論產業結構,還是勞動力,都無法長期支撐起陳非當前掌握的作戰力量。
合理的比例是萬民養一兵,但是在陳非這里,單單戰斗機械人的儲備數量就超過了五百萬,而且依舊在夜以繼日的流水線爆產,完全沒有想要縮減產能的意思,一旦全部投入戰場,光是維護工作,就已經不是這點兒人口基數能夠負擔的,所以勞動力還是得靠這些由ai“亞當”驅動的機械人,拿上武器就是戰斗機械人,拿起扳手就是產業工人,幸虧得有“亞當”,否則這些根本玩不轉。
“我們現在有一個疑問,‘撒加利’文明的重點究竟在哪里?”
陳非的參謀團隊代表之一提出了新的問題,同樣也是關系到戰略層次的抉擇。
“撒加利”文明雙線作戰,這一頭基于大氣層內的四處“異常區域”和大氣層外的空間裂隙,發動以生物太空母艦為主的攻勢,入侵節點雖少,卻異常難啃,另一頭以大量的“蟲洞云”投入撲天蓋地的生物戰斗兵器全面覆蓋蒼穹星。
無論哪一條戰線,看上去都像是主攻點,甚至并不排除“撒加利”文明不做單選題,而是“全都要”的戰略規劃。
換作對手的藍星和蒼穹星,卻意味著兩個文明星球需要做出戰略預案,究竟是各自為戰,互相守望,還是組成聯軍,共同對抗“撒加利”文明。
其中偏偏又涉及到一點,兩個文明星球的往來方式,以往能夠借助于“界門”的便利,108支朗基努斯可以建立54對“界門”,足以用于大規模的跨星球和全球性調兵遣將,然而現在已經有朗基努斯落入“撒加利”文明之手,“界門”不再安全,甚至有可能成為對方入侵的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