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書院這邊地處僻靜,周遭也無大的酒家,然后三人便往集市那邊走去。在路上,李皓便問道“這些時日,肥皂賣的怎么樣呀。”
李建聽了笑著回道“賣的很好,賣時我和你母親就在集市上直接演示,別人一看效果,很多人都買了。原先你做的那兩百多塊已經全部賣掉,后面我又做了一批現在也賣的差不多了。我和你母親大致算過了,拋去成本的話大致掙了有六七兩銀子呢,趕得上原先小半年了。而且現在知道的人越來越多,這些天都是越賣越多,現在又要做第三批了。”
李皓聽了笑著回道“那既是這樣,其實就可以擴大生產了,父親一個人既要做,又要到城里賣。現在還好,勉強忙的過來,等日后用的人更多了,肯定忙不來。那就不如提早準備,手里只要有了剩余銀子,便可以來招些人來做事,提高產量防止以后有人買卻沒有貨了。不過保密的事情也很重要,里面堿水和鹽水,父親一定自己私下先配置好,到時讓人做的話,直接給他現成的就行,這樣保證別人沒有辦法學到具體做法。”
李皓說完,想了一下說道“另外一個重要事,就是要在城里買間商鋪,畢竟生意做得大了,總歸要有個門面,不能一直在集市上擺攤賣。而且以后我們還要做出香皂來,那個是要賣給官宦、富戶的,在集市上賣未免不合時宜。”
李建聽完好奇問道“香皂是什么呀,跟肥皂有什么區別。”
李皓答道“香皂是肥皂的進階產品,肥皂是用來洗衣服的,但香皂是用來沐浴洗身子用的,洗完之后身體不僅清潔干凈,還能帶有香氣。至于做法不難的,等肥皂這邊徹底把銷量打開后,便可以開始制作香皂,到時我把方子給您,您照著做就行。”
正說著呢,繞過一道彎后,便見面前是一條寬達數丈的繁華街道,街道上店鋪酒樓茶舍民房皆有之,車馬絡繹不絕,有不少小攤小販高聲叫賣,小調小曲此起彼伏,甚是喧鬧。這時李皓看到了一家酒樓,正好是當初換油的那家食為天。于是李皓便說道“不如就進這家吧。”李建、衛氏也無意見,三人便走了進去,這時間還早,酒樓里人還不多,零零散散的做了兩三桌人,來了位小二領路,上了二樓,引到了二樓窗邊坐下。
這還是李皓第一次進古代酒樓,便好奇的打量起來,只見這酒樓分三層,一二樓是普通大堂,零零總總放著三四十張桌子,四面墻上都掛滿了字畫。二樓正中間是空的,可以看見一樓中間的臺子,應該是給唱曲或者說書人用的,這時應該好早,所以沒有人在。三樓是被隔好的一件件包間,也看不清里面是什么布置,但想來肯定比下面要華麗的多吧。
這時正好就看小二仔細打量了三人一眼,問道“不知幾位客官要點些什么菜呀。”
李皓便問道“你們這里有菜單嗎,或者你給我介紹下你們這有什么拿手菜。”
小二聽了,說道“要說拿手菜,本店拿手的有獅子頭和三套麻鴨。價錢也不貴,加起來要二兩銀子。”
聽完,李皓心里想這是來點我呢,還真是只敬羅衣不敬人。但也不回話,只問衛氏、李建看要點什么,衛氏估計是感覺出什么了,但李建是沒聽出來直接說道“那就兩樣都點了,然后在給上兩道小菜便好。”
小二聽完,打個揖應是便離開了。李皓這時開口笑道“父親,這回大方呀,二兩銀子都舍得了。”
李建回說“即如今能掙銀錢了,偶爾讓你母親和你吃頓好的,還是應該的。”
這話倒是讓李皓有些感慨,頓時和李建就消費觀問題交流起來。聊了沒一會,李皓突然從窗邊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騎著馬正要從樓下走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