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等勝負之言亦是出自老龍王之口。
眾所周知,此番九州法會是道佛魔三教的游戲,所以氣運再如何流轉,也流不到龍族去。
因此既看不上那零星獎勵,又沒什么論法興趣的老龍王,自然不愿再戰,干脆以平為負,將機會留給了清平真君。
至于清平真君……他的境況和老龍王又有所不同。
東海龍宮之豪富在地仙界,都是名列前茅,所以老龍王當然看不上五帝世家留下的這三瓜兩棗。
而清平真君卻是元神中的出名破落戶,前文所提到的那位可憐兮兮的混在九霄云天攝取天罡之氣的仙座,就是這位大人。
至于他身為積年地仙還如此窘迫的原因也很簡單……羅浮宗已經很多年都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了。
因為廣開山門,大肆收徒的關系,羅浮宗的弟子數量幾乎是地仙界之最。
即便其中九成以上都是散養的外門弟子,可僅占一成的核心弟子,也超出了羅浮宗的供養能力,成為了巨大的負擔。
畢竟在道門世家林立的中土,羅浮宗的實力雖在第一梯隊,卻并不突出,而且作為旁門,與道門嫡脈之間,也并非是一團和氣。
所以羅浮宗弟子雖多,但宗門占據的資源卻少,僅僅與東海七宗中的玉泉山,太華門相差仿佛,甚至因為兩方界域修行交易的繁盛程度不同,還略有不及。
像是三仙島,太清宗這般宗門,真傳弟子就那么三兩只,一人的用度幾等于別家一宗,自然是什么都不缺。
可換到羅浮宗弟子身上,即便是真傳亦是需要萬事皆爭,唯有在各種大比之中拔得頭籌,或者為宗門做出足夠貢獻之人,方可得到足夠的修行資源。
道門嫡脈講究尋罡煉煞,在結丹之前要云游世間,增長閱歷,此之謂入世。
然入世之后,還需出世,以免被紅塵濁氣所染,道心染塵,所以正統且作風崇古的道家修士,才會自稱山人。
而羅浮宗的真傳弟子,卻是只入世而不出世。他們為了自己的修行資源,幾如被狗攆的兔子一般,來往于各處機緣之地,從無空閑。
是以有些道門正傳,世家貴胄認為羅浮弟子都沾染了一身腌臜的銅臭味,失了大道無為,上善若水之意,當不得修者之名。
而羅浮弟子則認為,這些世家貴胄只會紙上談兵,都是些沒經歷過真正磨練,乳臭未干的家伙。
雙方彼此看不順眼,甚至還屢有摩擦。
在唐緣看來,羅浮和傳統道門已經逐漸發展成了兩種形式,前者正在蛻變成所謂的黑社會修仙,而后者卻依舊保留著古時求心問道的那一套。
事實而言,兩者都沒有錯,修行本就是修心,結丹時要明心見性,元神時需勘破虛妄。
可如今卻是末劫將至的時代,大道不穩,人心崩壞,萬界沉淪,連修行的關隘也不再那么穩固。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羅浮山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修行資源將會占據了主要地位。
所以某些心性并未過關之人,在如今這個時代,也能憑借資源,強行堆疊至元神境界。
萬界戰爭正是在此般背景之下發生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