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想起來自己還有圖書管理員這么個偉大的崗位,于是又回到了同文館。
進門就碰到了丁韙良,他端著幾份報紙雜志剛要進辦公室。
“g,sir”李諭打了個招呼。
丁韙良看到李諭,笑道“怎么,是放不下你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嘛”
李諭攤攤手“你們沒有把我解聘,我就不能曠工,我可是個合格的打工人。”
丁韙良還當他是開玩笑,回道“這么簡單的工作以后沒必要做了。”
李諭苦笑道“總教習大人,我現在身無分文,不能每天只在慶王府里蹭吃蹭喝吧。”
丁韙良摸了摸胡須“你說的有道理,我確實疏忽了。這樣吧,我安排你作為同文館的暫列學生,每個月會有2兩銀子的補助。”
“當學生還有錢拿”李諭想著莫不是要給自己走什么后門。
丁韙良卻說“同文館的正式學生每月都有10兩銀子的補助,只不過現在同文館已經并入京師大學堂,不再單獨招生。這2兩銀子是朝廷給我們的預科學生的特殊津貼,可以發放三個月。”
2兩銀子說起來也不多,但總好過那些閑散旗人宗室每個月一兩多。果然知識就是力量啊
李諭是個不愛吃白飯的人,不能白拿這錢,心中盤算有什么可以掙錢的途徑。
他眼睛瞄到了丁韙良手中的雜志,說“總教習手里的是英文期刊吧,如果我發表一些學術文章,不知道有沒有錢拿”
“這當然可以。不過,發表學術文章可并不簡單。”
“我覺得可以試試。”
丁韙良翻了翻手里的雜志期刊,想了想感覺確實也可以測一下李諭的水平,“好吧,你有這種勇氣與學識我很欣賞,正好現在英國皇家學會旗下的自然科學會報在約稿,我想你可以投一下。”
“自然科學會報”
“對,當初牛頓、法拉第等人就曾在上面發表過不少優秀論文。英國皇家學會平時很少在社會上約稿,只是現在德國的科學勢頭太猛,他們自然不想落于德國之后。”
丁韙良對這些最新的消息知道的還是蠻多的。
李諭說“好的,那我就回去寫一篇論文試一下。”
丁韙良把手里的幾份雜志遞給了李諭“你回去看一下,這些雜志的水平很高,想要寫一篇優秀的新論文是很有難度的。”
李諭謝過丁韙良,接過雜志,看期刊號是上個月的,漂洋過海來到大清,已經算很新了。里面不僅有英國皇家學會旗下的刊物,還有物理學年鑒、愛丁堡評論等當時的前沿科學雜志。
而最后一本,赫然就是自然
好家伙,沒想到終于在100多年前的清末看到了后世大名鼎鼎的s三大學術期刊之一。
在李諭所處的年代,ature、sce絕對是影響力最大的期刊,合稱s。
自然的影響因子可是高達49多,另外兩本也是40多,這是什么概念啊
能在上面發上一篇署名第一作者的研究性論文,百分百是學術頂流只要不是國內頂尖那幾個,985大學里隨便就可以評個教授、副教授之類的,絕對可以橫著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