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當然做”崔老三摘下瓜皮帽,坐在李諭旁邊,“房纖的活咱也干。”
晚清管專門做房屋中介的叫做“拉房纖”,和現在一樣,提成比普通的中介買賣要高,所以崔老三才會異常熱情。
“您是要租什么地段、什么價位”
“城東附近,最好在和碩和嘉公主府及總理衙門之間。”
李諭向丁韙良打聽過,京師大學堂已經選址在和碩和嘉公主府。
和嘉公主是乾隆帝的女兒,就是還珠格格里紫薇的原型,她死后內務府收回公主府,如今準備作為開設京師大學堂之用。
于謙也在旁邊聽著,立刻豎起大拇哥“李爺果然出手不凡,那一帶住著不少官,貴得很。”
崔老三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翻了一會兒說“有的,小爺您來看,中老胡同這一處如何就在公主府邊上,而且氣派得很,兩進院子,38間房,月租只要50吊錢。”
清末說房子用的“間”,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一間房子,當時“一間”指的是兩根柱子之間。
打個比方有的屋子中間會有排柱子,就將屋子分成了2間;如果有兩排柱子,自然就是3間。
所以崔老三提到的宅子,按照現代話說就是18個獨立屋子。
李諭搖搖頭“太貴了。”
崔老三又翻了翻“還有,臘庫胡同,10間房,也很近,這個便宜。”
李諭喝了口茶,依然搖頭道“太小了,有沒有只有一進院子的四合院。”
“四合院”純粹是李諭說習慣了,當時并沒有這個詞,倒是有“四合房”的說法,就是院子四周都有屋子的院。
好在崔老三明白李諭的意思,說道“當然有這處就很合適,東廠胡同,位置絕佳,正好一進院子,24間房,月租25吊。”
李諭一口茶差點噴出來,“你說哪里東廠胡同”
“對,東廠胡同,在前朝可是不得了的地兒”
“東廠我肯定知道”
崔老三嘴巴很快“那就行,小李爺您住這里最合適不過”
李諭總感覺他說的哪里有點不太對,還好崔老三又接著說
“這宅子以前還出過狀元,你們讀書人肯定喜歡現在的首席軍機大臣榮中堂也住東廠胡同,說明啥說明這地方風水好啊,能出文曲星,仕途也好而且現在價格不高,以前這種地段、這種宅子起碼要30吊錢,現在25吊就可以租”
李諭感覺還不錯,剛想問如何租下時,旁邊的于謙于大爺卻怒喝道
“行了崔老三,你少糊弄小李爺”接著于謙對李諭說“小李爺,不要聽他說的天花亂墜這宅子出過人命”
“出過人命”李諭連忙問。
于謙說“對這所宅子我知道,以前確實出過狀元,是前吏部尚書崇綺但是庚子國難時,他們全家一起自盡了”
“還有這事”
李諭雖然知道崇綺,但并不知道這所宅子是他家的。
崇綺作為大清唯一的一個旗人狀元,是受了很大重用的。庚子國難時,他和榮祿在保定,他的兒子留在城中,等城破的時候,因為害怕受辱,竟然帶著全家人一起自盡殉國。
崇綺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回去看到這種場景哪能受得了,寫下絕命辭后也自縊身亡。
那一年自盡殉國的大臣不算少,可他們效忠的慈禧太后卻早就跑去了西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