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儀鸞殿。
戶部尚書兼軍機大臣鹿傳霖正在給慈禧匯報工作。
“啟稟太后,今年前六月,經戶部統計,田賦共計一千八百一十二萬三千一百四十一兩,關稅共計一千五百萬又三十二兩,鹽課六百零一萬又”
慈禧有點不耐煩“行了行了,這么多數我哪記得住,你說個總數就成。”
鹿傳霖道“回太后,總數共計四千兩百一十二萬又一千”
慈禧道“好了,說到萬數就行,哪有閑工夫操那三瓜兩棗的心。”
鹿傳霖是個清廉重教的官,回道“太后,臣執掌戶部,賬目之數不敢差一厘一毫,是以必須向您詳加稟報,這是為朝廷負責,更是為太后負責。”
“我知道,戶部在你手下我是放心的。”
雖然慈禧平時喜歡用宗室的人,但是這些有能力的漢人大臣還是離不開。
慈禧琢磨了片刻,道“還別說,赫德干得確實挺不錯,你剛才說海關的關稅是多少來著”
鹿傳霖對這些數字太熟了,連賬冊都沒看,立刻回道“回太后,是一千五百萬又三”
“哦對,一千五百萬,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事關國運的財政大事,老佛爺竟然只是過問了下總數就不再理會。
慈禧側過頭對旁邊坐著的榮祿說“洋人搞的東西真有一套,朝廷有了銀子,賠款的事我也安心了,要不我那七十大壽過得都不舒服。”
這話要是后人聽見,肯定把她罵死。
敢情錢就是給洋人掙得給得這么心安理得
當然,老佛爺人家只想著自己過得舒坦就行,除了國家大事,她心中的小算盤打得響著哪有了銀子自己的西苑和頤和園又可以翻新,圓明園說不定也可以再建起來。
當初甲午戰爭時正逢她六十大壽,康有為后來到處宣傳慈禧為了過壽挪用了海軍軍費三千萬兩。實際上康有為確實有點夸大了,他自己本身也沒有多少財政知識,鼓吹了個大的數字。
要知道當時的清政府哪有這么多錢,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七千多萬兩,總不能拿出來四成都給北洋海軍吧,畢竟滿朝文武都認為北洋海軍就是李鴻章的私人武裝,大家伙也都等著看熱鬧哪
而實際上,慈禧修頤和園一共花了五六百萬兩,然后六十大壽的壽典準備了三年,也花了五百多萬兩。
至于當時支援前線的錢,呵呵,只有不到三百萬兩。
曾經有人建議慈禧拿出一部分銀子支援前線,然后咱們的慈禧老佛爺就說出了那句載入清史稿的名言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
后來因為戊戌政變出逃的前禮部主事王照曾經說過慈禧但知權利,絕無政見。
概括下就是專門利己,從不利人;如有利國,純屬巧合,下不為例
而現在,距離她的七十大壽只剩兩年,不知道又得花多少銀子才能讓她“歡悅”。
畢竟從老佛爺六十大壽到現在,朝廷已經欠了十多億兩白銀的賠款,不知道她對這個數字有沒有什么深刻認知。
只不過這幾年隨著關稅、商業稅、鹽稅的攀升,老佛爺可能是又有點飄了,感覺全是因為自己功勞至偉。
榮祿差不多算是八旗勛貴中最后一個能干事的,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撈雪花銀”的慶親王奕劻不一樣,他心中多少明白現在的情況,但也不敢忤逆太后的意思,于是欠身恭敬著說“全仗太后識人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