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張是個運氣很好的太監,入宮才10年,就已經成為了地位僅次于李連英的大太監,甚至還被慈禧賞賜了名字。不久的將來,他將成為大清的末代太監總管。
本來按照雍正定下的“寺人不過四品”制度,太監最高為四品。但是慈禧作為一個女人當政,身邊不可能離開太監,于是打破了制度,給李連英賞了二品頂戴,小德張則是三品。
當然,他們和明朝那些一手遮天的權宦比起來,簡直不要差了太多。
李諭客氣著說道“原來是德公公,幸會幸會。”
小德張也挺客氣,拱了拱手,對李諭說“是雜家幸會李大教習了,你昨天可是在太后面前出盡了風頭。”
李諭問道“昨天公公也在儀鸞殿”
“正是,不過雜家當時在皇后身旁,你可能沒有注意到。”
“難怪當時沒有看到公公,實在抱歉。”
小德張擺擺手“雜家可不敢怪罪李大教習,畢竟誰能在太后老佛爺跟前還能顯眼不是。而且昨天晚上老佛爺還真用你放好的望遠鏡看到了天上的鎮星,老佛爺高興得很,說不定這兩天就會對你有所佳賞。”
李諭心里一抽,倒不是因為慈禧的嘉獎,而是但凡宮里太監出來傳話,只要是喜事,你就必須給他點銀子,也就是“聞音見喜”。
李諭雖然不太情愿,還是拿出了十枚銀元給了小德張,“有勞公公。”
“您這就客氣了。”
小德張邊這么說著邊收起了銀元,“都是老佛爺的意思。”
這種事情他早就司空見慣,收得心安理得。畢竟沒有李連英的地位,給他銀子的朝臣不多,就算給也給的不多。
小德張跟著的隆裕太后在手腕上又和慈禧之間最少差著一個孝莊,所以對他約束很松。
“公公今天來這里做什么”李諭問。
小德張指了指身后一個不到10歲的男孩,“帶個孩子凈凈身子,好去宮里當差。”
有小德張的提攜,他自然在宮里不會受罪,雖然斷子絕孫,卻有可能大富大貴,在這個時代,說不上壞事。李諭也就沒必要像之前那個孩子一樣去管。
李諭說“正好在下給劉老爺帶來了一些洋人醫院用的東西,立馬派上用場。”
小刀劉打開箱子,對里面的柳葉刀異常喜歡,就和小德張們看到自己寶貝兒一樣興奮“早就聽說洋人的柳葉刀像銀子一樣閃閃發光,今天一見真是寒光盡顯”
柳葉刀是當時人們對手術刀的稱謂。雖然此時不銹鋼還沒有誕生,但是洋人對外科手術的研究已經遠遠超過大清,他們用的手術刀也要專業許多。
小刀劉用手指試了試刀口,“犀利”然后對小德張說,“公公,孩子我就帶走了,保準干干凈凈給您。”
小德張應了一聲,然后對李諭說“對了,昨個兒晚上皇后也提到你了。”
“皇后”
小德張點點頭“皇后想托你辦點事”
李諭疑惑道“皇后讓在下做什么”
“皇后對你昨天的表現印象很深刻,從四格格那又聽說你在慶王府呆過挺久,是個精通西學的人,所以皇后希望你能幫著調配點香水。”
我暈也太牽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