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裕庚接過報紙,“是之前那個搞出什么射線的”
“是x射線,公使大人。”
裕庚坐在椅子上,仔細了一會,然后緩緩放下報紙,“竟然有這樣的人”
“daddy,今天有什么新聞”
容陵輕移蓮步跑了過來,她常年練舞,走起路來都舞態生風,非常優雅。
容陵和裕勛齡也一并過來,他們都很關注載振率領的專使團。
“你們自己看吧。”
德齡速度最快,訝道“李諭”她記得這個名字,“原來他也在使團中。”
他們都在國外,對當下的事情了解很快,李諭前段時間震驚整個學術圈,他們自然看到了報道。
裕勛齡吃了幾粒葡萄,說道“難得有個懂西學的,貝子爺帶上也正常,只不過他這次玩得還真大,英國的皇家學會可不是尋常機構,人家肯定都有真才實學。”
裕庚向后倚了倚,“所以我才有點吃驚。”
容陵一字一句念著那句繞口的名詞“大犬座a星,這是什么星星”
德齡糾正道“是,希臘文你不懂。雖然具體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能讓皇家學會會長也關注的,想必不簡單。”
容陵說“李諭這么厲害,肯定是個老學究,他得懂多少知識想想那些數字我就好害怕。”
公使裕庚卻說“報上說,他是個年輕人,只有二十幾歲。”
“二十幾歲有沒有照片我看看。”德齡道。
這個時代的中國人見慣了大政客大文人,科學領域的人才實在讓人耳目一新。
公使裕庚搖了搖頭,“并沒有。不過,貝子爺的使團會來法國,到時候說不定可以見到。”
“是嗎太好了,還真想見見哪”
“希望不要太丑”
李諭這段時間很忙,他直接住在了天文臺,晚上觀測,白天分析計算。自己這臺小小的計算機幫了大忙,上面的太陽能電池板估摸著能保證用上二十年吧。
天文學并非只是個觀測的學問,需要用的計算非常非常復雜繁瑣。
當年第谷觀測了那么多數據,也沒發現什么,直到擅長數學的開普勒繼承了他的天文臺,才真正賦予了這堆枯燥數據真正的生命,并讓開普勒三大定律橫空出世。
天文學計算用到最多的就是對數和三角函數運算。當年納皮爾發明對數表,甚至被拉普拉斯稱贊“延長了天文學家的壽命”。
不過對數表雖然也比較精確,但和計算器比起來,真的就像九九乘法表。
至于三角函數更不用說了,天文學計算常會用正弦函數,計算器幾秒鐘就可以給出答案。而當時的天文學家計算幾組數據甚至要花上數日
也正是這個小小計算器加持,才能讓李諭在短時間內搞出點“大新聞”。
他要做的,就是發現冥王星
雖然在李諭的時代,冥王星已經被九大行星除名,降級成了矮行星。但在100年前,發現一顆太陽系的行星,尤其是海王星外的行星可謂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不過觀測冥王星并不容易,因為它太暗了。而且天上的星星太多,你怎么知道某顆星星在哪當時的天文學家只能反復嘗試,有時候真的需要一定的運氣。
而且還有個很矛盾的問題,那就是望遠鏡的倍數越高,發現星星需要的時間反而更多。原因很簡單倍數越高,看到的范圍自然就越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