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是在塘沽火車站上的車,火車經由京津鐵路去往北京的正陽門東火車站,這條鐵路就是后來京奉鐵路中北京至天津一段。
越早修建的鐵路,越說明其緊迫性與重要性,后來北方的數次大戰,都是率先爭奪京奉鐵路。這是關內與關外的交通要道,1928年東北王張作霖也是被日本人在京奉鐵路的皇姑屯站炸死。
李純還是很夠意思的,車票已經提前買好,而且還是上等車廂。
李諭看了看車票,票面價格15銀元,換算一下就是二十一世紀的3000元左右。
如果是最普通的三等車廂,價格為3個銀元,也就是600多元。幾乎相當于駱駝祥子們拉車二十天的收入。
想想后世京津之間硬座僅僅20元冒頭、高鐵不過56元,可見現在的票價還是很高昂的,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坐得起。
到達闊別許久的北京后,李諭在火車站外叫了輛人力車,回到了東廠胡同。
剛進宅院大門就看到王伯正在打掃衛生。王伯做事還是很認真的,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凈凈。
“幼老爺您終于回來了”
王伯看到李諭時非常激動,連忙跑過來幫著拿過李諭手中的箱子,“真是沒想到,老爺這一走就這么久”
李諭笑道“以后不用叫我老爺,叫我,嗯叫我先生就可以。”
“這哪行,您既然讓我當管家,當然就是我的老爺。”王伯道。
“西洋人沒有這規矩,你看我,”李諭張開手,“多洋氣啊以后就按洋人的規矩叫先生,人家都這么叫。”
似乎西方的管家都是叫主人爵位或者官位名字,勛爵、伯爵什么的。不過李諭現在既沒有官位也沒有爵位,貌似只有叫先生比較合適。
王伯有點為難“可是可是別的大宅子里都是叫老爺,要是我不這么叫,人家是不是會覺得奇怪”
李諭感覺一時半會很難給他改過來觀念,于是又說“實在不行,在外面可以叫老爺,在宅院里叫先生即可。”
“我知道了,老爺。”
“你看”
王伯咧開嘴一笑“知道了,先生。”
李諭點點頭,“聽著順多了。”
也不指望他很快就能改口,慢慢來吧。
王伯又說“老爺啊,先生,您剛回來,還有件事要給您說。”
王伯確實很難立刻變過稱呼,習慣的力量還是很可怕的。
李諭問道“有什么事”
王伯道“前幾天茶館的崔老三過來了。”
李諭突然想起,“崔老三是要交房租了”
他當初只交了三個月房租,沒想到壓根就沒住幾天。
王伯點點頭“是的,他來問老爺,啊,是先生您還要不要繼續租我說需要您回來再做決定。”
“我知道了,你去茶館告訴他一聲,就說我回京城了,宅子肯定要續約。”
李諭現在手里闊綽了不少,不用再為房租苦惱。
王伯來到清茶館,很快找到了瓜皮帽。
“崔老三,我家老爺差我來續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