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確實沒有開學。
載振說“阿瑪讓我以后去學學,畢竟連李先生都去的大學堂,肯定能學著不少西學知識。”
李諭訝道“你也要去上學考試已經結束了吧。”
載振隨口道“去學學有啥不可,都是朝廷的。再說了,如果真要考試,讓他們加試就是。”
載振真是隨便,甚至有點拿大學堂當做以前的國子監。
不過他是皇族,真要進去,估計張百熙也攔不住。倒也沒必要攔,畢竟這種人不可能真的耐心去學習,即便去學,用不了多久就會走人。
今天來訪的官員很多,載振和李諭聊了幾句,就立刻迎接其他朝廷命官。
李諭繼續閑逛幾步,到了戲臺附近,見到了正在畫臉譜的楊小樓。
“楊先生。”李諭叫了一聲。
“嚯”楊小樓一聲戲腔都出來了,“是李兄弟我們一直想謝謝你,不過你最近沒在京城。”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李諭問“有什么好謝的”
楊小樓說“之前多虧你用的洋盒子,太后很喜歡,已經讓我們班子進宮演出很多次,現在同慶班在京城是徹底打開了場子”
“都是靠你們功底好,不然再好的留聲機也沒用。”李諭說。
“那也要謝謝你沒有你怎么能有現在義父給我說了,以后要收著性子,多學學洋人的東西,也是為了我們京戲的發展。”
“如果可以弘揚京戲,楊先生功勞就是這個了。”李諭豎起大拇哥。
楊小樓道“我還差得遠哪。不過這次真的要好好謝謝你,義父說了,以后只要李兄弟一句話,我們同慶班可以免費為你演一場,時間地點您隨便挑,聽客票友您也可以隨便帶,保準給你把場子抬得高高的”
楊小樓說的一場就是一整天的演出。
李諭拱手道“我就不拒絕了,但我肯定不會讓你們白演。”
“李兄弟不用客氣,我們戲班能做的也就是這些。對了,您有什么喜歡的曲目但說無妨,我們必當盡心竭力排演。”
李諭還真被問住了,他對京劇認知很少,僅有的了解就是“藍臉的道爾頓盜御馬”之類常聽的戲詞,或者郭德綱那句“叫小番”。
于是李諭回道“你們是專業的,曲目你們看著辦。”
楊小樓說“那好,我們到時候就上拿手的絕活”
李諭感謝道“如此甚好。”
戲班里有人在呼喚楊小樓,于是他對李諭說“先不給李兄弟說了,后臺還要準備,今后一定找你喝幾杯。”
李諭說“好的,一會兒期待你們的精彩表演。”
李諭其實并不太想在這吃壽宴,都是些朝廷官員,自己不認識幾個,也談不到一塊去,漫無目的時又碰到了裕庚和裕勛齡父子。
裕庚走過來道“李先生什么時候回的京”
李諭說“是裕公使我回來沒多久,一直忙于大學堂的考試。”
裕勛齡道“我聽說了,你高中第一,恭喜恭喜”
“多謝”李諭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