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曹操疑心何其重的人,以為華佗是要趁此機會殺了他,就把華佗關到了大獄,華佗也就此死在獄中。
曹操這個故事演義成分很大,按照三國中的說法,似乎曹操得的是腦瘤,很多人后來也這么推斷。
但是稍微懂外科的人就知道,那個時代做開顱手術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做了,術后處理及感染問題也很難解決。
而且曹操頭痛的時候是45歲左右,離著他去世還有二十多年,那個時代一個腦瘤患者不可能活這么久。
所以曹操得的其實是偏頭痛。
當然,偏頭痛也很麻煩,一直到二十一世紀,也不能說可以完全治愈,只能是緩解癥狀。
起碼不是要人性命的惡疾。
李諭不是醫生,但猜測德齡得的可能就是一種偏頭痛。
一籌莫展之際,裕庚拿著一張傳單走過來,遞給裕勛齡,“去給你妹子抓點藥。”
裕勛齡頹然道“試過那么多藥方都不管用,這又是什么”
裕庚嘆了口氣“是戒煙藥的廣告。”
“戒煙藥”裕勛齡拿過傳單,“管事嗎”
“誰知道,試試吧。”裕庚也是實在沒辦法。
裕德齡要是一直這樣下去,人肯定就毀了,慈禧的御前女官也別想當了。
“給我看看。”李諭說。
他拿過來這張一百年前的早期傳單,眼角接著一抽,怎么又是屈臣氏
不過這次不是酒吧、不是汽水,而是屈臣氏大藥房的廣告。
傳單內容也的確是在介紹一種叫做“戒煙精粉”的東西。
不得不說屈臣氏真的是清末民初的營銷鬼才
其實屈臣氏創立的時間并不算早,他們最開始創業也是想賣鴉片的,不過那時晚清的鴉片市場已經是一片血紅血紅的紅海,怡和、太古等巨頭已經幾乎壟斷了整個大清鴉片市場。
于是屈臣氏不走尋常路鴉片賣不動,就賣戒煙藥反正有需求就有市場
實話說,鴉片成癮是現代醫學都難以解決的問題,150年前的戒煙藥,也只能是智商稅。
屈臣氏大藥房所賣戒煙精粉的主要成分是一些廉價補品,甚至加了鴉片燒制后留下的煙灰和煙土。當時的人們迷信,認為吃了鴉片的“骨灰”似乎就可以治療煙癮。
不過傳單上的廣告也是真的很有扇動性,竟然借用了軍機大臣榮祿榮中堂的名字。
現在清廷高層早已明白鴉片不是好東西,登廣告宣傳戒煙可以掙個好名聲。
傳單上信誓旦旦說“我們甄選了專克鴉片之良藥,與祛痰、扶元補弱之藥劑相輔而成。吃了之后煙癮便可引日漸減,由減而輕,由輕而斷,最終戒煙。并可脾胃壯旺,精神強固,永無后患”
后面還有榮祿說的話,言道已經采買了許多戒煙精粉,效果很好什么吧啦吧啦的。
裕勛齡如今只有死馬當活馬醫,趁著現在剛有煙癮,不管什么法子都上吧
“我們走”裕勛齡叫上李諭,“去看看有沒有這么好的療效。”
李諭現在呆在裕家也沒有什么用,于是跟著他來到了屈臣氏大藥房。
裕勛齡進來就喊道“給我來一大包戒煙精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