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由于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只隔了波羅的海遙相而望,是最早一批得到消息的科學機構之一。
圣彼得堡科學院中,俄羅斯數學家馬爾科夫讀完了李諭的文章,久久不能釋懷真是神作
俄羅斯也是個勝產數學家的國度,當年彼得大帝剛建立彼得堡科學院后,立刻招攬了數學大師伯努利,而伯努利很快又引薦來了另一位數學真神歐拉。
歐拉的前期許多創造性工作都是在圣彼得堡科學院完成,甚至他還在圣彼得堡找到了老婆,真是人生贏家。
歐拉直接帶動了彼得堡科學院的發展,科學院的發展也讓俄羅斯的科學進展神速。
話說,,,版。
后來俄羅斯又誕生了羅巴切夫斯基這樣天賦異稟的本土數學家。
不過在羅巴切夫斯基、切比雪夫離世后,俄羅斯的數學目前處在一個空檔期。
也不是說馬爾科夫差,此人在后世的統計學中有一堆以他名字命名的模型及理論,是位統計學與概率論的大老。只不過沒有前述幾位那么光芒耀眼,沒有響徹全世界的數學界而已。
馬爾科夫早就聽過李諭的名頭,真沒想到他的數學造詣也這么高,惜才之心頓起,如果他是科學院的官員,甚至都想招攬李諭。
他迅速動身趕到圣彼得堡大學,找到了師弟李雅普諾夫,兩人都是大數學家切比雪夫的高徒。
“你有看到最近清國一個叫做李諭寫的分形與混沌嗎”馬爾科夫問。
李雅普諾夫現在是圣彼得堡大學數學系教授,回道“當然看了實在是精彩絕倫我已經準備再購入一批,發給大學數學系的師生共同學習。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開創性的思想。”
“不僅如此,”馬爾科夫道,“我看了新聞,瑞典王室邀請李諭前去斯德哥爾摩授獎,我們可以借此機會順路邀請他一下。”
“順路邀請”李雅普諾夫連發三問,“他要去瑞典,你是說在他授完獎之后嗎”
“不”馬爾科夫搖了搖手指,“我們完全可以讓他先過路我們這,然后再通過波羅的海去斯德哥爾摩,我想他不會拒絕。”
李雅普諾夫完全摸不清頭腦“他為什么要先來圣彼得堡,沒有理由啊,怎么可能不拒絕”
馬爾科夫神秘一笑“你忘了一樣東西”
李雅普諾夫繼續問道“不要再吊我胃口了,你到底有什么神秘的東西可以做到讓李諭先來圣彼得堡”
馬爾科夫手指畫了一條長長的橫線“西伯利亞大鐵路”
“差點忘了它”李雅普諾夫一拍手,“距離開工已經過去十年,莫非通車了”
馬爾科夫搖了搖頭,又點點頭“還沒有正式通車,不過干線已經基本完成,只不過想到圣彼得堡,中途需要轉幾個站。而且咱們的皇帝迫不及待要往東方投送兵力,火車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跑了。”
“太好了”李雅普諾夫道,“難怪你說李諭無法拒絕,走這條線路的時間最多只是海路的一半都不到。”
馬爾科夫是科學院的人員,經常會和工程學家接觸,這方面消息要比身在象牙塔里的李雅普諾夫快多了。
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世界上最上的鐵路線,即大名鼎鼎的第一亞歐大陸橋,直接連通了莫斯科與海參崴。
歷史上西伯利亞大鐵路從1891年開始動工,一直到1904年才開始正式通車,但收尾工作持續到了1916年。
不過沙皇非常明白鐵路的意義,采取的策略是先從東邊開始修,也就是從海參崴開始自東往西修。當時還是皇儲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親臨海參崴主持鐵路奠基儀式。
第二年又從車里雅賓斯克開始自西往東修,雙向并進,盡可能提高完工速度。
所以雖然現在莫斯科海參崴的全線并沒有貫通,但是從海參崴到車里雅賓斯克完全沒有問題。
車里雅賓斯克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但是這個城市離著另一座俄羅斯著名的大城市非常近葉卡捷琳堡。
所以馬爾科夫才說換乘一下列車就可以,從葉卡捷琳堡想去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就簡單多了。
馬爾科夫繼續說“不過這件事我們還做不了決定,必須要莫斯科高層首肯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