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五十章打道回府
成城入學風潮算是暫時告一段落,東京帝國大學那邊為李諭安排了一場演講。
這次的確比上回要正常多了,李諭完整講完也沒有人再打斷。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校長山川健次郎等人全部到場有關。
臺下有不少中國人,章太炎自然也來了。
此外,弘文學院的不少學生也來捧場,畢竟之前李諭在弘文學院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演講完成后,小川正孝還盛邀李諭去了一趟東北大學。
其實確切說,現在的日本東北大學應該叫做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也就是后來魯迅所上的學校。
不過嘛,這所學校目前只是一所中專,所以說其實魯迅的學歷是中專肄業
但這所學校的野心不小,里面開設的學科很多,早早就涵蓋了數理化相關科目,以便晉升為大學。
當然在不久后的1907年真的實現了。
話說自從迅哥出名后,東北大學里如今還有一座魯迅的凋塑。
小川正孝同長岡半太郎一樣,也是從英國留學回來,當然知道李諭在英國皇家科學院留下的大名。
他研究的方向是化學,準確點說是元素方向。
小川正孝對李諭說“我曾經在期刊上看到了一張新的元素周期表,是俄國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先生所發表,在署名中也注重提到了李諭先生。實在沒想到先生在化學方面也要如此高的建樹。”
李諭笑道“我對化學研究真的算不上深入,更何談建樹。”
小川正孝說“元素性質是如今化學最前沿的理論,先生如果說不深入,那我太無地自容了。”
“主要功勞都是門捷列夫教授所完成,我不過是做了一點補充罷了。”李諭坦誠道。
“錦上添花同樣值得贊賞,”小川正孝說,“實在不知道先生還對其他領域有沒有涉獵就比如,醫學因為我這段時間查閱先生的資料時,發現您甚至曾經寫過關于消毒方面的文章。”
不得不說現在日本人如果想要獲取中國的消息,還真是簡單,遍布的間諜機構真是干了不少事。
甚至后來不少戰時地圖都是日本人繪制,側面也可以看出日本的狼子野心。
而反過來中國想要獲取日本方面的消息就困難多了。
李諭攤攤手說“醫學我只是知道點常識罷了。”
談話間,李諭看到了一個非常熟悉的身影,趕忙對旁邊的小川正孝說“那一位,是不是藤野先生”
小川正孝訝道“您怎么會認識我們學校的老師”
藤野先生的樣子簡直和課本上一模一樣,李諭當然認識,后來魯迅先生一直把他的畫像掛在屋中哪。
中國所有的學生都讀過魯迅的文章,當然就包括朝花夕拾中的那篇藤野先生。
而且他的那個八字胡太好認了。
小川正孝說“藤野先生是解剖學方面的優秀講師,莫非先生對解剖學也感興趣正好我們學校有尸體的解剖課程,可以參觀一下。”
李諭連忙搖頭“那就不必了”
話說李諭是真的看過解剖,他的高中同學中就有學醫的,曾經李諭找他玩的時候就見過真真正正的局部解剖。
當時他的同學給他找了一身白大褂,戴著帽子又戴著口罩反正老師也認不出,悄無聲息混了進去。
屋中放著四個金屬的長棺,老師大體講解完后,男同學就搖上來了四具尸體,當然都是捐獻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