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苓說“那當然,要是沒有嚴先生,天津也不會有足球的風潮,我也不會知道這項運動。”
天津是整個北方最早接觸足球的城市,絕對的足球萌芽,與南方的上海遙相呼應。
后世的天津足球在中國足球的職業聯賽上也曾經創造過一段非常光輝的歷史。
這都是后話了。
李諭如今可算是又有了一樣能玩的東西,他畢竟年輕,精力旺盛,無處發泄的精力總要找個地方宣泄一下。
張伯苓看李諭非常喜歡足球,喜形于色,笑道“以后我會想辦法建個學校間的足球聯賽,就像上海的南洋公學與圣約翰大學一樣,也算是一種推廣,先生有興趣的話,也可以來參與參與。”
李諭問道“現在上海已經有了足球隊”
“對啊,”張伯苓說,“據我所知,這兩所學校已經踢過不少比賽,他們對足球都非常重視。據說南洋公學經濟特科總教習蔡元培每次足球比賽甚至都要親自督戰。”
“你說誰,蔡元培,哪個蔡元培”李諭訝道。
“難道有很多蔡元培”張伯苓納悶道,“他字鶴卿,浙江人。”
好家伙,那就是李諭心中所想的蔡元培了,后來的北大校長啊
“還真是他。”李諭喃喃道。
“怎么你認識”張伯苓又問道。
“當然認識,他可是名氣大的很。”李諭說。
張伯苓點點頭,“確實,他終究是當朝進士。”
李諭沒想到聊聊足球竟然還能聊出來蔡元培,說道“上海足球看來源遠流長。”
張伯苓自然也不知道其實李諭是站在穿越者角度說的這句話,只是回道“北洋水師學堂在庚子事變中遭到嚴重破壞,好在北洋大學堂的部分學生撤離到了南洋公學讀書,如今再次開學,倒是正好再帶回了足球運動。”
李諭點點頭說“想不到上海足球誕生這么早,已經有了德比之戰。”
“德比之戰是何意”張伯苓問。
李諭解釋說“就是一個城市里的兩支水平差不多的隊伍之間的競爭。”
張伯苓問“是來自英吉利語”
李諭說“是的,英語。”
張伯苓說“難怪我沒有聽說過。”
李諭笑道“英國人對足球才是真愛,簡直愛到流氓的地步。”
第二天,李諭準備回京城時,張伯苓還給他拿來了一份手稿“這是我寫的關于體育開設的相關章程,京師大學堂可以參考一二。”
李諭感激道“有勞先生講義我存放在家中,回去謄錄好后就會寄過來。”
張伯苓拱手笑道“這不就是禮尚往來”
回到京城后,李諭把章程以及足球拿給了張百熙看,甚至還稍稍演示了一下足球如何踢。
張百熙對此非常驚訝“原來這就是足球,看起來并不是靡靡之物,確可推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