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下子都賣出去,陸樹藩還真有點舍不得,確實希望多拖一段時間,于是話鋒一變“我只是請島田先生看一下,與日本友人做點關于學術的探討。”
李諭也給他個臺階“探討當然值得探討。”
一時之間他們也湊不出那么多錢,如今陸樹藩的心理價位還在25萬銀圓左右,對于這么多珍貴藏書,已經是極低極低的價格,實際價值遠超25萬元。
陸樹藩說“各位也請樓上一看。”
剛才他們都看見島田翰進了皕宋樓,如果不請他們也看一下,實在說不過去。
張元濟一聽可以看看如此多宋版書,心情也頓時好了,快步第一個登了上去。
陸家對這批宋版書的保護很到位,李諭雖然不懂收藏,但一看就包含許多年代氣息,隨便一本到了后世都是價值連城的至寶。
真難想象在1907年時,一艘小火輪拖著三只烏汕船沿著運河從湖州拉走這么多珍貴藏書的場景。
而且當時賣書是在十分秘密的情況下進行,各界并不知情。
這批書離開皕宋樓后,先到了上海,陸家與日本巖崎家族的靜嘉堂文庫人員清點了二十天。然后雙方才做了交割,日本人支付了12萬銀圓,其中有兩千元是島田翰的跑腿費。
一直到這批書運抵日本,島田翰寄了一封皕宋樓藏書源流的長文給江蘇一位收藏家董康后,大家才知道已經書去樓空。
全國嘩然。
李諭并沒有動手去翻閱,反正他也看不懂,只是看看裝幀、墨色而已,別的好壞根本看不出來。
倒是李叔同與張元濟一直嘖嘖稱奇,就像進了一個大寶庫。
張元濟也有一個藏書樓,但目前還沒有收到太多珍本。
島田翰看他們的情況,自己好不容易有點說動陸樹藩,似乎這會心緒又有點變動。
他越看越著急,于是對陸樹藩說“陸先生,您可以開個價格,多少我們都能夠接受,只要盡快交割。”
李諭在旁笑道“你這么著急干什么強買可不行哦。”
島田翰被說破,不好和李諭直接對質,而是向陸樹藩繼續說“日本文化歸根結底是東洋文化、中國文化的延續,從中國古代文化一直延續至今。而如今東洋文化的核心已經從宋元時期的中國到了日本,所以我們是更有資格購得這批書籍。”
李諭都快逗笑了,怎么內藤湖南的觀點都出來了。他說道“你不用說這些,中華就是中華,日本就是日本,不要偷換概念混為一談。”
內藤湖南的“文化中心移動說”真是蠻荒謬的,不過現在的日本人還真這么覺得。
李諭特別討厭內藤這種過分牽強的學問,看了點大陸漂移說,一定要在別的地方也用上。
包括明末的錢謙益那句“崖山之后無中國,明亡之后無華夏。”
都是很扯澹的,錢謙益那句話擺明了是在為自己投降滿清找的借口,沒想到后世許多所謂的“公知”翻出來掛在嘴邊,真是別有用心。
至于島田翰這種在中國尋書的人有很多,他們把在中國獲取珍貴文獻看作是與軍隊一樣“建立戰功”的事情,一個是“武功”,一個是“文功”。
所以不管島田翰說出什么借口,訪書都不僅僅是一個文人對書籍或學術的訴求,而是特殊時代下的一種文化擴張性、占有性的訴求。
當然,日本人近代訪書是以他們強大的實力為后盾,并與戰爭利益相結合的。舉個簡單例子,1902年他們不能進入沉陽故宮,到1905年日俄戰爭獲勝就可以了,這是一個事實。
好在目前日俄戰爭還沒打,日本還沒有膨脹到那一步,否則借著軍威,也能成為島田翰的砝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