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連忙叫住那個兵丁“哎哎哎,你連著給把我也通報一下,我叫李諭,別忘了”
華世芳一驚“你是哪個李諭”
李諭攤攤手“這名字很常見嗎”
華世芳竟然掏出了一本第一版分形與混沌,問道“是這個李諭”
李諭訝道“你怎么會有這本書是我寫的,沒想到國內會有第一版,我記得發行并不多。”
“我的天,”華世芳上下打量了一下李諭,“還真是你”
李諭問道“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華世芳說“在下華世芳,字若溪,之前是自強學院數學教習。”
“原來是華先生,久仰久仰,在下李諭,字疏才。”李諭也自我介紹了一下。
華世芳是華蘅芳的弟弟,也是一名數學家,研究的領域主要是數學中的連分數。這是目前數學研究里的一個熱門,后來大名鼎鼎的印度之子數學家拉馬努金玩得最六的也是連分數。
也不知道為啥近代數學家怎么這么多姓華的,后來的華羅庚更出名,而且他們離著還挺近華蘅芳是江蘇無錫人,華羅庚則是江蘇常州人,兩市緊挨著。
華蘅芳在去年已經過世了,另一位與他早年在張之洞麾下共同搞科研的化學家徐壽先生也已過世。
“想不到會在這里見到你,”華世芳接著對兵丁說,“你們給香帥說一下,京師李諭到訪,貨真價實的”
兵丁這才應允而去。
華世芳笑道“先生不要見怪,香帥素愛懂西洋科學之人,給的待遇又高,許多冒牌的過來濫竽充數。”
李諭也笑道“沒關系,謹慎點正常,畢竟是總督府。”
張之洞屬于不貪的那種人,而且是晚清時代有數的幾個給慶親王奕劻賀壽一分錢不送的。另一個不送禮的已經見過,就是如今京師大學堂校長、管學大臣張百熙。
不過維護官場花銷依然很大,張之洞一年收入估計也就兩萬兩左右。
作為對比,一個縣令的年收入也要兩萬兩,這還是比較清廉的知縣,百姓都稱好的那種。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真不是白說的。
因為清政府真的是腐爛貪腐到根上了,一個縣令算上養廉銀,正常收入差不多1500兩,但根本不夠花。因為每年養著一大家子、各種師爺,另外最大頭的打點關系、請客送禮就要花一兩萬兩。
至于錢從哪來,當然只能是可憐的、赤貧的百姓了。
張之洞和左宗棠屬于非常清廉的,作為封疆大吏,比一個知縣高了好多級,收入竟然一樣,說明基本上只靠正常的養廉銀和年薪而已,基本沒有任何貪腐。
華世芳對李諭說“我對先生真是說不上的敬佩,早就想見一面,也是我給香帥建議寫信讓先生來一趟武昌。”
然后他又端起那本分形與混沌“從報上得到消息后,我就托人費了好大勁才搞來一本。這本書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簡直是令人拍桉叫絕。”
李諭說“能搞過來確實不容易,不過這本英文版中有一些詞匯是我新創,可能看起來有一些吃力。”
華世芳點點頭“是啊,好多地方我研究了數遍才看懂,就是因為詞匯問題。”
李諭說“后續我會委托商務印書館刊印一批版,先生有興趣可以看一看。”
華世芳高興道“那真是太好了現在有本數學書真是太難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