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馬不停蹄多寫出了一些化學入門講義。
然后還去給光緒補了幾節課。
真是越忙就越忙。
李諭這天照例去瀛臺時,正巧遇到了給光緒送飯的小德張。
于是二人同去,崔公公則留在了西苑慈禧處。
小德張這人非常機靈,與前輩李蓮英一樣,各處討好。
每天御膳房做好了給光緒的飯,都要在慈禧檢查后送去給光緒。但小德張動不動就會偷偷調換幾樣光緒愛吃的,所以光緒對小德張也非常信任。
小德張今天手里還拿著一份折子,在給光緒飯菜后,拿出了那份折子“萬歲爺,這是軍機處的調令,必須有您的蓋章才能生效。”
光緒現在沒多少實權,但軍機處還是有點地位的,照規矩,朝廷大員的調令都要有皇帝的蓋章。
當然了,如果是慈禧看重的人,她會直接任命,根本不管這么多。
這次的調令是調動江西布政使楊士驤為新任山東巡撫。
并不涉及京官,只是地方上的調令,慈禧一般不會過多關注,所以軍機處就要按照規矩拿到光緒的蓋章。
但楊士驤是袁世凱的人,光緒對袁世凱那是恨得牙癢癢。他要是能親政,第一件事估計就是干掉袁世凱。所以看到調令是楊士驤后,就非常不情愿。
不過山東一向也是袁世凱的勢力范圍,他必然是要讓自己人出任山東巡撫。
楊士驤心知肚明,他是聰明人,托關系找到了小德張,聲明只要是光緒蓋了章,就給他20萬兩銀子的好處費。
這么大的金額,小德張立刻心動,應承下來。
光緒此刻心中還是很不情愿,只是說“朕知道了,先放在這。”
小德張知道放下后光緒也不會蓋章,于是勸道“萬歲爺,奴才知道不該過問朝廷大事。但如今山東黃河水患眼中,已經多年決堤,百姓苦不堪言。萬歲爺知道的,楊士驤他最擅長與水打交道,治理水患一事,沒有誰比他更合適。”
“可是”光緒已經有點動搖。
小德張趁熱打鐵“而且現在山東威海與青島有不少洋人,楊士驤能通洋務,會與洋人打交道,這不就是一舉兩得的委任。”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都是為了百姓,為了社稷。”
光緒思忖片刻,嘆了口氣,“好吧,朕蓋這個章。”
小德張高興道“萬歲爺英明”
他心里想的當然是二十萬兩白銀。
李諭看著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光緒就是這樣的人,有點優柔寡斷,耳根子太軟,勸一勸就動搖。
如果是真正的帝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行事哪管對錯,必然是果斷堅決,說一不二。只不過好的帝王懂得如何再以帝王的方式認錯罷了。
所以如果光緒能再親政,估計上限也就是嘉慶或者道光,沒什么大用。
但楊士驤到任山東后,倒還真做了一些好事。
也很簡單,因為楊士驤懂得一個看似簡單的道理水患大多數時候根本不是水患,而是人的問題。所以他壓根不去管黃河,管好責任人就夠了。
正是這個原因,他在任期間黃河就沒再出過問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