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九十九章歸國
勒維特關于造父變星測距的研究,本來就是一項非常耀眼的成就。
李諭笑道“此后哈佛天文臺恐怕會是天文學會的常客,你的那些助手說不定不少能加入天文學會。”
皮克林臺長也笑道“那就不是皮克林的后宮了,我要成為她們的后宮。”
邁克爾遜又關于他的實驗問道“如果不是以太,真難想象用什么理論去詮釋如此真實又如此荒誕的試驗現象。”
愛迪生說“有時候科學在剛開始時就是看起來那么荒誕。”
許多實驗室也重復過邁克爾遜的實驗,得出的結論一模一樣,不論參考系如何變化,光速都是恒定不變。
艾略特說“我也見過很多驚才絕艷的學者,哪怕精通麥克斯韋的理論,也無法解釋。”
李諭說“舊的理論不夠了,需要新的理論。諸位請相信,過不了多久,大家就能看到這朵烏云后的景象。”
邁克爾遜問道“什么樣的景象”
李諭說“電閃雷鳴。”
邁克爾遜哈哈大笑“真是好景象”
品嘗完雞尾酒后,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帶著科學家們來到一樓的接待廳,這里有數家媒體,要對他們的提問進行回答。
“李諭先生,我來自華盛頓郵報。許多讀者關心您最近所寫月亮潮汐鎖定的文章,如果月亮只有一面朝向地球,那另一面到底是什么”
李諭說“千瘡百孔。”
“能不能具體解釋一下。”
李諭說“月球的另一面密布隕石坑,與很多人的想象并不一樣,可以說,它是非常凄涼的。”
記者恍然大悟“如此說來,它并不美麗,就像許多表面光鮮亮麗的人,實際上背面并不如意。”
還是記者們會聯想啊。
只不過人類第一次真正看到月球背面,還要再過半個多世紀,由蘇聯的月球3號拍下照片。
“這么說來,月球背面也沒有什么神靈或者怪獸,更不會有來自地球的神秘移民。”又一位記者說道。
現在的美國人確實非常關注移民問題。
李諭點點頭“的確如此,不僅沒有地球人,也不會有什么外星人。”
“外星人”
李諭隨口說了一句,倒是讓許多媒體記下。恐怕此后又會啟發一些作者寫關于外星人的文章,而且多少還會提到李諭剛剛發現的河外星系。
世界報的記者又問道“先生發明的移動無線電接收裝置,會有怎樣的前景”
李諭說“它會將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類距離拉近,也會讓許多看起來絢爛或者骯臟的面紗揭下,因為所有人都會離著真相近了一步。就像遙遠國度看待萬里之外的其他國度一樣,到那時,所有人都能更快知道距離遙遠的信息。”
“真是偉大的進步”記者說,“您認為自己也會成為像麥克斯韋、開爾文勛爵一樣優秀的科學家嗎”
李諭笑道“這個只能留給時間。”
記者又詢問了一些其他的問題,包括也問了愛迪生等人許多問題,在這之后,就是正式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