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說“那可不好說,還有信玉皇大帝、財神爺、土地神、壽星、文曲星的。”
“都是神”謝煜希問。
“對啊,”李諭說,“看來你的中國文化還需要繼續深入學習。”
謝煜希問“基督教只有主一個神,中國咋就這么多神仙”
李諭說“中國可不養閑神,這里的神仙都是靠香火供奉,所以神仙也得證明自己有用才行。”
謝煜希雖然從小就在外祖母那學了不少中國文化,但由于一家子都信基督,所以唯獨對宗教方面沒有涉及。
謝煜希繼續問道“神仙本來就是神仙,干嘛還要證明自己有用”
李諭哈哈一笑“中國人哪,只在有需求的時候才會拜神仙。不同的時候拜的也不一樣,求學的拜文曲星,想要孩子的拜送子觀音,求財的拜財神,練武的拜武圣,總之都不一樣。”
謝煜希恍然大悟“原來這么回事和基督教一點都不一樣。”
“不一樣的地方多了去了,”李諭說,“你幼年在南洋新加坡長大,與中國本土還是有很多區別的。”
輪船在日本橫濱停靠補給了一下后,再次開赴天津塘沽港。
由于李諭這次在美國又做了不少事,還拿到了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資格,外加許多專利加身,國內的報紙早已瘋狂報道。
史量才作為李諭的另一個小迷弟,時刻關注著大洋彼岸的消息,就算是信息不暢,也會百般設法從泰晤士報社那了解美國的報道。
后世想要獲得新聞很簡單,但在二十世紀初,真的非常考驗一個報人的水平,以及交際能力。
這次李諭算是徹底光環加身,因為已經有了外籍院士一職。
輪船到達港口時,天津海關道唐紹儀親自帶著人來迎接李諭。
“唐道臺,有勞親自來迎接。”李諭拱手道。
唐紹儀心情很好“你回國,我是必須要來迎接的,你可是給我們大大長臉的人。”
“唐道臺過譽。”李諭又介紹一下謝煜希,“這位女士是sierra,謝煜希,來自卡耐基家族。卡耐基先生注資800萬美元,成立了一支基金,要幫助改善我們的教育。”
唐紹儀大體聽說過美國這幾個大財閥,忙說“幸會幸會,貴方有這樣的胸襟,實在令人敬佩”
謝煜希淺笑一下,禮貌地回道“也是完成爺爺的心愿。”
李諭說“另外,通過梁誠大使的努力,美方基本同意我們再次派遣留學生赴美。”
“又是一件大好事雙喜臨門”唐紹儀激動得雪茄都不想抽了,“你們真是辦了不得了的事”
李諭笑道“大老遠的,總不能白跑一趟。”
唐紹儀又看了看李諭的腦袋,說“你膽子也不小。”
李諭摸了摸頭,開玩笑道“挺好看吧”
唐紹儀說“好看是好看,不過就怕”
李諭攤攤手“也是為了方便,不然有礙觀瞻,”
唐紹儀嘆了口氣“我們北洋軍中許多新兵也剪去了頭發,此事確是大勢所趨,不過你還是有些操之過急。過些日子,等更多人,尤其是大人物們剪了發,你再剪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