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提了提腰帶說“就是這樣子中國人太臟,隨隨便便進去的話,怕攪了洋大人們的興致。”
李諭都快氣笑了“這不是胡扯嗎”
保安哼了一聲“老子沒空給你扯,快走快走”
李諭說“如果中國人必須在洋人陪同下進去,那不就是像狗一樣被領進去”
保安道“你也可以這么理解。”
“你也是中國人吧”李諭問道。
保安說“對啊。”
“你在這當個看門狗,竟然攔中國人,你不覺得羞恥嗎”李諭說。
“你罵誰哪你才是狗”保安大聲說道,“反正就是必須洋大人牽著才能進去”
李諭問道“你知道我是誰嗎”
保安說“我管你是誰,我的職責就是防止閑雜人等隨意進入。這里距離碼頭太近,動不動有乞討的中國人跑進去,所以飯店才有這條規定。”
“靠”
李諭感覺碰到了個傻子。
不過想想也是,雖然李諭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但知道他的絕大多數是識字的,而現在整個中國認字的人能有多少,更多的人壓根不知道李諭的存在。
又或者說,大部分國人除了知道縣太爺和皇帝,居住地之外的人基本都不認識。
之前庚子國難,八國聯軍把京津兩地搞得一片狼藉,不少農民逃難,跑到了相對安全的租界。
想不到才沒多久,就有不少洋人場館設下奇葩規定。
李諭曾經在電視上見過所謂的“中國人與狗不能入內”的恥辱招牌,沒想到還真讓他碰上。
關鍵就在國人地盤上。
最可悲的是,攔他的竟然是個中國人
歧視不可怕,來自同胞的異樣眼光傷害才最大。
李諭要不是要赴約,早就扭頭走了,只好再忍著解釋一下,但還沒等他說話,又有兩個乞討的兒童走了過來,對著保安說
“老爺,行行好,有沒有剩飯賞給我們兩口。”
保安不勝其煩“今天都第三遭了,煩不煩你們不要耽誤飯店做生意”
年齡稍大的兒童說“老爺,您就光讓我弟弟吃兩口行不行我們都餓四天了,實在受不了了”
“快滾開,快滾開,要是洋大人看見了,連我都要一起責罰”保安立刻驅趕他們。
李諭這下子也不想解釋自己到底是誰了,解釋這個保安也不見得能聽懂,還以為自己是在忽悠他。
李諭四處看了看,遠處沿街好像有個包子鋪,于是對兩個小乞丐說“走,我帶你們吃包子。”
天津的海河已經在三年前得到了疏浚,沿著運河與海河過來的人不少,但受庚子事變的影響,他們的生活很困難,乞丐很常見。
兩個小乞丐立刻對李諭說“您是大老爺,您是大老爺”
李諭嘆了口氣,沒有多說,帶著他們來到包子鋪。
抬頭看到是“德聚號”的招牌,那么說,這里即便不是高貴友最先創辦的狗不理包子鋪,至少也是他的分鋪。
高貴友已經經營了幾十年包子鋪,他的包子在天津也早就打響了名號。就連袁世凱在天津編練北洋新軍時都知道他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