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綢緞業素有八大祥的稱呼,就是八家帶“祥”字的綢布店。
流傳至今的還有瑞蚨祥。
不過他們剛到大柵欄,卻被第一家的祥義號先吸引了。
這家店的特色是專做高檔定制成衣,規模雖然比不上瑞蚨祥,不過綢緞用的都是宮里的貢品,稀有名貴一些,有那么一點奢侈品的味道。
李諭和謝煜希進了綢緞店,就聽見里面一個尖聲尖氣的聲音傳出來
“馮掌柜,這些個兒綢子是老佛爺特意囑咐拿來的,折合前幾次你為南府升平署做的戲服,自當是綽綽有余了。”
說話的竟然是小德張。
掌柜馮保義說“德公公,有勞您了。”
小德張說“都是自家的生意,勞不著。”
晚清財政相當緊張,但老佛爺肯定是不能受苦的,衣服做得很勤。
考慮到宮里有著堆積如山的綢緞貢品,在小德張的建議下,慈禧同意將宮內綢緞貢品折合銀兩當作加工宮服的費用給祥義號。
由此,祥義號開始對外經營宮內的貢品綢緞,并且把皇家的絲綢用品引入民間,一下子吸引了大批的達官貴人。
小德張之所以這么建議,其實是因為這家祥義號就是他與馮保義兩人聯合創立。
小德張本名張祥齋,“祥義”二字,就是取自張祥齋的“祥”字與馮保義的“義”字。
祥義號靠著這個殺手锏在與瑞蚨祥的競爭者也不落下風。
甚至由于如今祥義號位置改到了大柵欄1號,又有了大柵欄綢緞“第一號”之譽。
只不過祥義號的衣服價格那也是相當高。
小德張看到了李諭,說道“幼,是帝師大人來了。”
“德公公早,”李諭說,“我今天是為這位來自美利堅合眾國的女士以及自己定件衣服。”
小德張打量了打量謝煜希“咱們這兒可不會做洋人的衣服。”
李諭說“就是要做些日常的便服,不是洋服。”
“原來是這么回事,”小德張對馮保義說,“馮掌柜,這位可是當朝帝師,把咱們店最拿手的看家本領亮出來,給帝師好好做身衣裳。”
馮保義一聽是帝師,連忙說“既然是帝師大人,當然要用上好的面料,二位有請。”
小德張不會管具體的綢緞店運作,但馮保義出身杭州絲綢世家,大半輩子都在做衣服,專業水平還是相當高的。
他為兩人各自選定了長袍、馬褂、襖、裙。
算下來是真不便宜,兩身衣服定制下來竟然一共花了六十多兩,這還只是常服,果然是奢侈品價格。
如果是更加復雜的官員們的朝服,真是天價了,關鍵這東西朝廷也不發。也難怪許多官員都買不起,一些裝飾品如寶石之類的只能用琉璃來偽裝。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