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衍圣公孔令貽寫明了要李諭親啟,所以一直沒有拆開。
李諭親自拆開信封,取出里面的信件。孔令貽的字寫得雖然達不到書法家的水平,但在李諭這種書法水平以及國學水平都很低的人看來,也相當不錯了。
李諭展開信開始,一旁的嚴復、呂碧城等人都伸著腦袋翹首以盼。
“怎么樣”呂碧城焦急問道。
“等一下,我還沒看完。”李諭說。
呂碧城說“我看一共也沒多少字,怎么看得這么慢”
李諭終于讀完,拿給她“你也看看吧。”
嚴復和王伯等人也立刻圍了上來,信上寫道
“帝師李諭啟,
“吾衍圣公令貽,聞得帝師貴稱西學天縱之才,然雖為帝師,卻辱及先賢,不得其解。吾不知西洋之學作何,可否以幾紙文章便稱至圣。人盡皆知至圣先師只存圣公,不知帝師有何學說可稱至圣
“今洋人辱我,卻研其學說以為帝師,亦不知可否
“既君可稱當代之圣人,天下亦想知與孔府有何區別,誠邀帝師親抵曲阜,當面一談。”
嚴復苦笑“想不到衍圣公對你存有不少偏見。”
李諭說“誰說不是,我就納了悶,也沒惹到他們。”
嚴復搖了搖頭說“此信不見得是衍圣公本意,曲阜不僅僅只有孔家,背后錯綜復雜,想必是有人推動。”
李諭眉頭一皺“嚴師的意思是”
嚴復輕輕捋了捋胡子說“你不在的這段時間京城發生了不少事,經濟特科已經張榜,前五名被革去四人,天下嘩然。管學大人張百熙以及湖廣總督張之洞大人又上表實行新學制,太后雖仍舉棋不定,但傳出的消息已經傾向于二人觀點,要漸漸廢除八股繼而廢除科舉。而如果廢除科舉,轉而采用新學制,疏才小弟,你認為曲阜孔家還會有如今地位嗎”
李諭說“八成會一落千丈。”
嚴復說“沒錯,這就是問題所在更關鍵的是,一旦科舉被廢,朝廷也就沒有了后顧,必將全力推行新學制,而新學中最富聲望的又是疏才,所以申報等各大報紙才極力推崇你,要將你推到孔圣人的地位,以督導世人。”
李諭下巴都快驚掉了“這什么邏輯”
他可算知道史量才他們為什么這么寫了,真是好心辦壞事,自己根本沒有這樣的想法。
但他們卻想的是復刻過去的路數,只不過改成了“罷黜儒家,獨尊科學”,就算不是所謂至圣先師,至少也是當代楷模。
嚴復說“史量才等報人的想法是要各地學堂樹立信心,但信心的建立需要一個標桿、一個載體,目前看最合適的就是你。”
李諭腦袋感覺更痛了。
難怪曲阜孔家來信這么生硬,原來是感覺地位不穩,要和自己算賬。
真是飛來橫禍。
李諭壓根真沒有一絲這種想法。
但三人成虎,這么多報紙信誓旦旦宣揚李諭的成就,不得不讓他們警惕。
說起來,這么多年來,孔家正宗確實非常看重自己“衍圣公”的爵位。
這個爵位在明清時代非常高,超一品,而且享受各種優厚待遇,全天下沒有任何一個廟的香火能趕得上孔廟,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中華大地上演過無數王朝更替,曲阜孔家能一直繁盛至今,就是靠的朝廷的恩享。
但其中也發生過一段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