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唐紹儀找到李諭“真是有點意思,這個東西大帥肯定會非常想要。”
李諭道“儀器只是儀器,真正重要的還是需要有通信方面的人才。”
唐紹儀說“去年你曾給大帥建議在北洋設立電信電報學堂,看來早就有了考量。”
李諭說“正是這樣,我們在這方面太落后,其實日本方面一直有截取我們的電報。”
唐紹儀詫道“截取”
李諭說“準確點應該叫做監聽。”
唐紹儀不敢相信“都是加密的,怎么可能”
李諭說“通信并不可靠,而且之前用的密碼顯然太簡單。”
唐紹儀感覺身形一顫“你的意思是說,當年我們是在明著牌跟日本人打仗”
李諭說“不僅打仗時候,此后馬關條約簽訂時期,更是在被完全監聽狀態。”
唐紹儀瞬間感覺手里的雪茄都不香了,“當年李中堂在日本的馬關與皇上用電報通信,難道日本人那時候一直知道我們的底牌”
這在后世已經是歷史事實,李諭點點頭“的確如此。”
唐紹儀恨恨道“他們當時可是說,要讓我們獨立決定,李中堂也都是秘密與京城聯絡。”
李諭嘆道“想想也不可能。”
日本其實在甲午戰爭之前已經掌握了大清電報的密碼,但由于當時國內知識有限,清廷官員仍然認為電報通信可靠,或者說他們壓根也不知道這東西存在破譯與監聽一說,結果使得本就不利的馬關條約談判更加處于下風。
在簽約前,李鴻章的中槍令日本在談判桌上有所讓步。
于是李鴻章在與日本方面初步會晤后通過電報向光緒皇帝匯報情況,希望獲得皇帝的意見。光緒在電報中叮囑李鴻章“原冀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無可商改,即遵前旨與之定約。欽此”。
日本方面立刻知道了大清皇帝的底牌,在談判桌上自然不會再讓步。
這屬于外交場上的頂級機密,輕輕松松讓別人知道,肯定完犢子。
唐紹儀無奈道“已經過去了,誰叫我們那時候不懂,不過現在有你就好了,還有你做出的無線電報機。”
李諭說“日方現在是時間緊迫才直接采買電報機,后續如果騰出手來,逐步掌握了無線電加密手段,依舊需要進行解密與監聽。”
唐紹儀問道“加過密難道真能被解開”
“自然,”李諭說,“密碼是個大學問,密碼強度自然也有強有弱。想要讓通信安全,就需要這方面的專門人才。”
唐紹儀說“疏才兄弟說得有道理,如果連通信都被人知道,那還指揮什么,不就成了別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李諭說“就是這么個情況。”
唐紹儀又問“你剛才還說到時間緊迫,莫非”
李諭說“現在日俄局勢越發焦灼,一旦出現戰事,無線電報機將更適合戰場使用,畢竟這兩國都遠離國土。”
唐紹儀也沒心情抽雪茄了,一把扔在地上“疏才小兄弟,我立刻把這項技術告訴大帥,你等我回來。”
袁世凱對于無線電還真挺感興趣的,就算沒有李諭,歷史上他也會在1905年左右設立無線電訓練班。